■本报记者 沈湫莎
“教育的道理我都懂,但是不同职业间收入差距太大,如果现在不拼命让孩子上补习班,他们长大只能去扫马路,怎么办?”在前天举行的上海科普大讲坛交流环节,一位外企女高管的一番话引起嘉宾和听众的激烈讨论。
此次讲坛的主题是“我们应该教给孩子什么”。三位教育界重量级嘉宾——宋庆龄学校校长、宋庆龄幼儿园名誉院长封莉蓉,静安区教育学院附校校长张人利,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处处长杨振峰与家长们共同探讨高效教育的秘诀。给孩子选择的权利、倾听孩子的需求、家长们应放下焦虑,是三位教育专家演讲中共同提到的观点。
而这位女高管的问题却凝聚了当下家长的焦虑“症结”所在。专家们表示,社会竞争太激烈,害怕孩子掉队是人之常情,但他们却过多地把自己的经验套用在孩子身上,没有看透未来的竞争并不只是分数的竞争,更是个性的竞争,每一个得到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人,都有享受人生出彩的机会。
“扫大街”后面有着女高管没有看到的问题
杨振峰说,这位女高管的问题看似有道理,其实并不严谨。她故意将企业高管和扫大街这两份职业放在一起,误导人们接受“考得好就能当高管、考得差就只能扫大街”,但实际生活并非如此。“当高管或扫大街需要的很多能力,都不是以上补习班的数量来决定的。”他说。
真正带着兴趣的工作状态是什么样的,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广播新闻中心首席主持人秦畅谈到她最近邀请一位环卫工人担任节目嘉宾——她不仅是90后,还是一位上海本地小姑娘。她直播自己扫马路的过程,一不小心成了环卫圈的红人,她记录着所管片区人们生活的人情百态,甚至有人专门去看她扫大街。“不要以现在的工作去判断未来的工作。”秦畅认为。
和语数外老师相比,生物老师的“存在感”或许并没有那么强,备一套教案可以讲六遍。但是因为喜欢,身为生物老师的杨振峰并不觉得这是一种“折磨”,而且,他给不同班级准备不同的教案,在同样的时间里就比别人成长得更快,“这就是兴趣的力量。”
所有人都是“剧场效应”受害者
家长为何焦虑?杨振峰说,根本原因是“剧场效应”。何谓“剧场效应”?在一个剧场里,大家都在看戏。每个人都有座位,大家都能看到演员的演出。忽然,有一个观众站起来看戏(可能是为看得更清楚,也可能因为身高较矮),周围人劝他坐下,他置若罔闻。于是,周围的人为了观赏演出,也被迫站起来看戏。最后全场观众都变成了站着看戏。
如何改变“剧场效应”?杨振峰说,首先需要有“管理员”让站着的人坐下。近年来上海市教委连续颁布减负政策,就是这一体现;而另一方面,也需要家长本身转变观念,要知道未来社会是一个提倡个性能力、讲究创新能力的社会,如果大家一窝蜂地去学奥数、编程、英语,那所有人这方面的竞争力都降低了,而拥有“稀缺”能力的人将拥有更好的就业前景,而稀缺能力的培养又和孩子自身兴趣有关。
所以杨振峰建议家长把培养孩子兴趣放在一个新的维度进行考量,这可能是孩子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为何家庭教育的地位越来越高
封莉蓉说,近年来,教育和科学的联系愈发紧密,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教育是家庭和学校共同作用的结果,家长是孩子最亲密的人,老师是孩子最崇敬的人,那么家长和学校在教育中分别扮演什么角色呢?
从共同点来说,二者都要回答好这三个问题:培养怎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具体来说,学校教育是要尊重教育规律,即符合大概率人群的成长规律,而家庭教育是个性化教育即为某个孩子量身定制。
有家长觉得,现在老师什么都要家长监督,家庭教育的负担越来越重。张人利认为,这是必然的,这是时代发展所决定的。他提出一个判断家庭教育是否成功的标志,就是看孩子是否愿意和你讲心里话,你只有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才能真正地成为他们心灵的导师,如果有更多的家长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孩子的焦虑程度、患心理疾病比例都会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