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8年06月23日 星期六
7
经济观察

“民宿粉”的情怀何处安放


制图 杨天慧

    当然,万物有利必有弊。

    笔者在和周围的年轻朋友聊天时,就常听到这样的说法:如果全中国到处都是莫干山那几家知名民宿的样子,一定是最无聊的。或者说,千人千面、极具地方风土人情的民宿,才是他们钟爱的。

    “懂懂笔记”认为,资本是逐利的,规范化、平台化、规模化本就与原生态的民宿情怀相悖。当每一个带有房主个人色彩、人生经历的民宿个体,变成标准化的精品设施时;当背景各异的房东,变成职业化的 “五星级管家”时,很可能会让部分 “民宿粉”感受到一种失落。

    从2016年便开始尝试各地民宿的小琳和朋友,曾经在离开房东家时给房东留下过自己带的礼物,表示感谢。而在离开酒店或精品民宿时,房客除了留下小费,大概不会有想要留下纪念品表示感谢的那种冲动吧。个性化和标准化的差别,就犹如一个纯自然美女,去和韩国女子天团那仿佛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美女们做对比。有的人总会对那些独一无二的、最独特的旅途回忆,无法忘怀。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