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社会有能力承担的,就放给社会;凡是社会组织可以积极作为的,就依靠其发挥作用;凡是政府能购买服务的,就向社会购买———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社会组织在上海有这样的“待遇”。
2014年上海市委开展“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一号课题调研,出台了组织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的配套文件。此后,上海持续推进社会治理的精细化、标准化、法治化进程,并在今年出台 《上海市社会治理“十三五”规划》,这是上海首次在社会治理领域制定五年规划。
在上海谋求特大型城市社会治理新路的过程中,社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越发凸显,推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成为沪上社会组织发展的热点课题。
5年间,社会组织年均增长7.2%
截至2017年8月底,上海全市经民政部门核准登记的社会组织14693家,其中社会团体4017家,民办非企业单位10277家,基金会399家,另有备案的社区群众活动团队2.76万个。
1.47万家社会组织,有近4000家成立于2012年之后,2012年以来沪上社会组织数量年均增长7.2%,目前上海每万名户籍人口拥有社会组织数达到9.8个,超过全国平均的5.1个。年检数据统计,至2016年底,全市社会组织净资产462.17亿元,总收入为490.14亿元,总支出为452.91亿元,年均增速双双超过10%。全市社会组织从业人员达到33.99万人,其中专职人员占74.6%,35岁以下人员占28.8%,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占54.0%。
政府搭建的各类平台,成为“兜”住这些社会组织的支持网络。上海的社会组织法人信息库为已经登记的一万四千多家社会组织建立了独立的数字化档案,作为社会组织各类信息汇聚、共享、交换的基础平台。“上海社会组织”政务网设置了网上办事、信息公开、网上互动、要闻动态、公众服务等功能模块,面向社会组织和社会公众提供“一站式服务”。上海市社会组织综合管理服务平台,集成了网上登记、年检、执法、信用管理、预警网络、群团管理、地理信息等功能。此外,上海初步建成了全市统一的政府购买服务平台,与财政预算平台和政府采购平台对接,实现对政府购买服务从预算、招投标、过程跟踪管理和绩效评价的全过程平台化管理。
去年社会组织获政府资金113亿
2016年,全市社会组织总收入中来自于政府的资金达到113亿元。上海市和浦东、静安等13个区先后制定了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相关政策,形成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
政府对社会组织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强,补助范围从办公场地补贴、项目补贴、人员补贴不断地扩大到社会组织等级补贴、奖励补贴,并适时提升补贴力度。例如杨浦区加大对街镇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的支持力度,实现了“3个专职人员、30平方米办公场所、30万元项目经费”的标配。从2009年以来,闵行、浦东、虹口、静安、松江、杨浦、嘉定、青浦、崇明等9个区先后设立了规模在1000万到1500万不等的社会组织发展专项资金,并制定了相应的资金管理办法。
2016年6月,上海市委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工作方案》,聚焦制约社会组织发展的瓶颈性问题,从党建引领、人才队伍建设、政府购买、综合监管等多个环节入手,着力解决制约社会组织发展的瓶颈问题。特别是取消了关于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中项目管理费不超过10%的比例限制,充分考虑社会组织发展需要的人力成本,优化了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定价机制。
除了资金保障,社会组织服务载体的建设也在过去五年取得长足发展。上海全市现已建成社会组织服务中心239家,实现市、区、街镇三级全覆盖的服务网络支持体系。从2010年成立全市第一家市级社会组织孵化基地———上海市社会创新孵化园建立以来,全市各级政府累计投入资金逾亿元,建成各级孵化基地办公场地面积共计6万余平方米,入驻各类社会组织近400家,成功孵化社会组织近300家。
社区社会组织占比达30.7%
上海重点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截至2017年8月底,全市共有社区社会组织4515家,其中社区公益慈善类1662家、社区生活服务类1495家、社区专业调处类392家和社区文体活动类966家,这四类社区社会组织占登记社会组织总数的30.7%。
社会组织落地社区,丰富了社区的服务供给。社会组织善于捕捉社区需求,提供多元服务,他们在上海社区的为老、助残、济困、青少年关爱等多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社会组织开展的睦邻互助、心理咨询、社区矫治、司法调解等活动,在调解邻里纠纷、调处社区矛盾、引导居民合法有序反映诉求等方面积极作为,成为社区发展的“稳定器”、社区融合的“黏合剂”、社区矛盾的“减压阀”。社会组织引导居民围绕社区公共议题和社区事务,参与决策前的协商、实施中的推进和实施后的评价,构建多元主体参与、共商共议、共建共享的良性社区自治共治机制。社会组织积极开展的公益服务、体育健身、文化休闲等活动,丰富居民精神生活,凝聚社会共识,社会组织日益成为社区精神文明创建的参与者、传播者和开拓者。
目前,上海正积极推动社区基金会建设,全市现已登记注册社区基金会60家,其中普陀区实现了社区基金会的全覆盖,虹口、徐汇等区和浦东新区将在今年实现全覆盖。沪上60家社区基金会的原始资金总量已经超过1.3亿元。对于社会组织发展成熟、数量较多的街镇,上海鼓励其成立社会组织联合会,推动社会组织自律自治。目前,全市已建成区、街镇社会组织联合会2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