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之申”一座城市的公益力量
9月16日晚的“公益之申”年度盛典晚会,揭晓了“年度十佳公益机构”、“年度十佳公益项目”、“年度十佳公益故事”榜单,展示上海城市的公益力量。
这次评选由上海市民政局支持和指导,上海公益新媒体中心和SMG融媒体中心发起,沪上多家媒体和高校共同参与。有近200家机构和个人报名,63家公益机构、项目或个人初选突围,主办方为他们制作了演讲视频,在线上接受百名媒体评审打分、社会公众点赞投票和专家评审的层层筛选。截至8月25日,全部视频总播放量超过百万,8万余人次参与点赞投票,所有入围机构招募意向志愿者人数达3500人。
公益“四进”让公益无处不在
本届上海公益伙伴日在去年的基础上,深入开展公益进社区、进校区、进园区、进商区的“四进”活动。
公益进社区,16个区依托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三级网络及社区基金会,与社区社会组织联手,开展社区公益活动近500场;公益进校区,包括公益活动进校园、公益课程进校园、人才服务进校园几部分;公益进园区,推动企业参与公益,在陆家嘴金融园区、张江高科园区持续开展公益伙伴日的宣传;公益进商区,发动商家在公益伙伴日期间结合购物节,开展“旧衣改造”等形式多样的公益活动。
社会组织“双目录”服务购买有据可循
上海市社团局和静安区政府将分别发布 《上海市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社会组织推荐目录》 和 《静安区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基础保障类目录》。
首批约有190家社会组织入选2017年上海市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社会组织推荐目录。今后,以上海各级政府部门为主的购买主体可以登录上海市社会组织网查询在养老服务、残疾人服务、妇女儿童、文体活动等十大领域提供服务的社会组织推荐信息。静安区在区级政府购买服务目录三级目录基础上,梳理了26个服务类别,共计85个适合由社会组织承接的基础保障类项目目录。目录内项目将直接通过立项审核,纳入财政预算保障。
论道公益可持续之路怎么走
本届上海公益伙伴日重点举办了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高峰论坛,论坛由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承办,围绕“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核心主题,分别从“国家治理与社会组织发展”、“政府职能转变与社会组织服务”、“社会组织可持续发展”三个内容板块展开。
论坛大咖云集,邀请了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原副主任、慈善法主要起草人之一阚珂,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院长王名教授领衔的7位业内专家,中国扶贫基金会秘书长刘文奎领衔的4名资深社会组织领军人物参与分享,探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公益游园会一场说走就走的“人生之旅”
本届公益伙伴日为非专业观众定制了很多参与项目,比如“公益游园会”。30余家社会组织准备了几十个公益活动,以个人生命发展脉络为游园线路,沿着“爱成长”(亲子)、“爱青春”(青年)、“爱夕阳”(老人) 板块,让参与者体验从牙牙学语到耄耋之年的不同阶段。游客可以提前预约,来一场说走就走的“人生之旅”。
游园活动分为体验区和互动区:互动区的活动参与度比较高,带有一定的游戏性质,以此吸引大家参与、了解公益活动;体验区着重于让民众体验进入社区的公益服务。大家可以在入园处购买“公益糖果”,用“公益糖果”兑换参与机会,间接地鼓励民众进行捐赠,更多地参与公益、践行公益。
公益语录4号轻轨的公益“新装”
“每一个人都是公益的种子,发芽、生长、绽放。”
“青春不等留,公益不轻忘。莫在多年后,叹爱心难放。”
……
9月5日起,近百条公益语录出现在地铁4号线车厢内,以约每小时一圈的速度绕着上海中心城区环线运行。这是4号线地铁车厢第二次穿上公益主题的“衣装”,上一次是一年前。
去年,上海市民政局与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达成合作,首次开通地铁“公益专列”,选择4号线原因,一是4号线南浦大桥站毗邻活动的主办地点:上海公益新天地园,二是4号线作为上海唯一一条环线,途经徐汇、黄浦、浦东等8个区,与1、2号线组成“申”字,含有将公益的精神传遍申城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