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年07月23日 星期日
8
笔会

揖与剑


    陈益

    拱手为揖,本是常见的传统礼仪,但昆曲的揖法,包括正揖、偏揖、后揖、旁揖、朝天揖、朝地揖等等,历来颇有讲究。这种特殊的肢体语言,是传递情感、透现性格、塑造角色的需要。

    《连环记·议剑》,讲曹操应邀前往王允府邸,于客套里议说宝剑,在试探中授予计谋的故事。一个是青年骁骑,机警狡黠又血气方刚;一个是汉室司徒,老谋深算又忧心如焚。彼此暗存戒备,却意欲共同冒险,谋划一场刺杀董卓的政治行动。戏,就这样环环紧扣地展开了。

    曹操登门见王允,自然准备作揖。没想到,三台元老闻听通报,特意大声说:“我要出迎!”曹操只当没听见,吩咐小军:“把马带下去,不要脏了王老爷的地方。”且背对着王府大门。王允跨出门槛,从背后拍一下曹操肩膀,连声拱手道:“骁骑,骁骑!”曹操佯作刚发现王允,深深一躬。王允忙拱手作揖,请曹操进门。曹操连连拱手躬身,请王允先进。王允说骁骑是客,自然骁骑请。曹操却说大人乃三台元老,操年渺职微,荷蒙见招,恐拂台命而来,焉敢僭越? 王允一边掂量着曹操的心态,一边作揖道:“一则汉相之后,二则太师门下,非比其它。还是骁骑请。”这番话,恭维中含有讽喻,曹操不会听不懂。他的回答同样是话里有话:“大人说汉相之后,操不肖极也。若说太师门下,则曹操这里斗胆了!”他朝外拱手,很有分寸地提醒王允,可不要小看了骁骑。王允不满曹操张狂,但依然皮笑肉不笑,加重了语气,作揖请曹操进门。

    两人谁也不愿先进门,结果是并排而行。即便是同步进门,也有左右上下之分,于是在转身时,彼此又有一番揖让。

    拱手为揖,看似闲常却颇含深意。剑,是这折戏的重要道具。王允早就酝酿着要取出宝剑,授予曹操,却故意说,自己偶尔得到一柄宝剑,未识何名。又得到古史一册,被蛀虫损毁了一句,知道骁骑博学,想请教骁骑。曹操自谦道,曹操志在温饱,不过吃些酒肉而已,那古董行中全然不晓。顺便又举了一个例子说,前几天有人拿了两幅画来卖。一幅是戴嵩的牛,一幅是韩幹的马。他对那个人说,这马又骑不得人,那牛又耕不来田,要它干什么? 你那里有牛粪呀马粪呀,我这里倒是用得着,可以肥田。

    这,与其说是调侃,还不如说是作揖———嘴巴上的作揖。曹操生性机灵狡诈,尽管很期待见到宝剑,却故意制造谐谑气氛,顾左右而言他,让王允迫不及待取出了宝剑。看到宝剑,曹操不由一怔,眼睛里放出光芒。王允问这是什么剑,他说:“操闻纯钩之剑,纹如星行,光若波液。昔日吴国姬光用之刺王僚。今观此剑,非豪曹之比,真乃纯钩宝剑也!”王允问:“豪曹是何物?”曹操答:“也是剑名。但不如纯钩削铁如泥,不能透甲伤人。”王允说:“不能透甲伤人,那是无用之物了?”曹操说:“怎么能说无用之物? 只是欠钢而已。”“欠钢?”“少钢。”彼此都听懂了话里的双关之意,不由相视而笑。

    至于古史一册,蠹损了一句,已用不着看书了。曹操问,蠹损的上文是什么,王允告诉他,是“城门失火”。那么下文无疑是“殃及池鱼”。王允为什么要把一柄宝剑和“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样的问题同时摆出来? 一切已不必赘述。曹操恍然大悟。他从王允手里接过宝剑,将剑把朝下,左手反托剑把,斜抱在左臂之上,青年骁骑显得分外威武,也令观众领略了昆曲的形式美。

    【四边静】 他,他,他公然出入侔銮驾,龙袍恣披挂。六尺擅称孤,一心要图霸。(合) 纯钩出靶,风云叱咤;乘隙刺奸邪,成功最为大。

    【前腔】 承颜顺旨防疑讶,哺叹谦谦实非诈。兵甲运胸中,眉睫仰人下。(合) 纯钩出靶,风云叱咤;乘隙刺奸邪,成功最为大!

    在这阕酣畅淋漓的唱段后,曹操拱手揖别王允,携剑而去。然而,作为“主谋”的王允,心里仍有莫名的担忧。他拱手祈求老天:“若能除此奸贼,上以肃清朝廷,下以奠安黎庶,汉家四百年宗社永保无虞,我王允就死在九泉之下也得瞑目矣!”这就给下一折“献剑”留下了悬念。

    当年,昆曲传字辈艺人郑传鉴饰王允,王传淞饰曹操,一折 《议剑》,把宾主双方在拱手作揖中的揣摩、试探、攻防,及至达成共识,演绎得淋漓尽致。他们是在文雅谦和的状态下,一起密谋行刺除奸的,愈是彬彬有礼,愈引人入胜。古今中外的戏剧中,这样的套路并不鲜见,但一切皆在拱手为揖之间,则显示了吴歈雅韵的魅力。我们今天还能观赏到非常珍贵的视频资料,遥想当年现场演出之精彩纷呈,也是值得庆幸的。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