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8年04月18日 星期三
T2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特别报道;浦东开发开放28周年

与自贸区一同成长的实践者、见证者


    【人物小传】

    刘宏,上海外高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外高桥集团是自贸区核心区域外高桥保税区及其周边区域的开发主体,是与自贸区一同成长的实践者、服务者和见证者。

    【口述实录】

    1990年,外高桥保税区批准建立,这是国内第一个保税区;2013年9月,上海自贸试验区在浦东挂牌成立,又是国内第一个自贸区。可以说,外高桥集团是浦东开发开放28周年的见证者,也是自贸区的实践者。

    我来说一个印象很深的故事。

    光学巨头蔡司公司的中国总部就在自贸区外高桥片区内,业务增长速度位居蔡司全球之首。上世纪90年代,蔡司刚进入保税区的时候,就设立了一个注册资金为20万美元的贸易公司,但当时它在中国只有数十名销售人员。

    一个销售公司,如何成长为现在的具备自主研发能力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 蔡司在中国的发展,伴随着外高桥从保税区到综合保税区、再到自贸区的改革。蔡司中国总部大楼是上海自贸区挂牌后首个开工建设的跨国企业中国地区总部项目,由外高桥集团股份下属外高桥新发展公司为其“度身定制”,1.64万平方米的厂房把贸易、研发、设备展示、售后维修和高端检测设备制造都集结在保税区里。在我们的帮助下,蔡司在外高桥完成了复合型功能的整合和总部经济的转型升级。

    蔡司是一个典型案例。当改革重点落在看不见的体制改革上时,许多深入肌理的制度创新,给自贸区和浦东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2013年上海自贸区挂牌前,外高桥九成的企业集中在贸易、物流、加工制造三大传统行业,总数约有7000家。四年后,这三个行业的企业总数增加了1万家,但占比反而下降到58%。另一方面,新增的高附加值服务业占比达到了35%,形成了商务服务、技术服务、文化服务新三大行业。

    作为承担外高桥区域发展的主力军,外高桥集团自身发展已进入功能深化和开发模式转型阶段。我们借助贸易、金融领域的制度创新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功能创新的叠加优势,不断丰富区内企业的类型。今年11月,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在上海举办,抓住这个重大机遇,外高桥集团正在大力打造“国别馆”品牌,主要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中小型企业,为这些企业提供平台服务,包括展示、投资、金融方面的服务,希望通过我们的服务,把贸易量做大,这对中国经济的发展非常有意义。

    最近,“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6天+365天’常年展示交易平台”授牌仪式举行,首批30家平台企业获授牌,外高桥集团股份5家公司荣幸入选,包括上海外高桥国际机床展示贸易中心等,由外高桥集团股份打造的国别 (地区) 商品中心中,澳大利亚商品中心、智利商品中心、中东欧16国商品中心等3家入选。

    (本报记者  徐晶卉整理)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