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席记者 张懿
从阿塞拜疆的沙姆基尔到上海,横跨6600多公里,比从地心到上海的距离更远。如此相隔万里的两地,却被“一带一路”紧紧拉到一起。参加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之后,阿塞拜疆著名酒庄“东方之星”发现,它在中国的销量陡增4倍,于是毫不犹豫地决定:在上海选址,长期驻扎。
另一边,我国企业也从上海启程,踏上“星辰大海之旅”。上海电气目前正在阿联酋加紧建设全球单体容量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光热电站,预计一期项目明年就将竣工,为近百万当地民众提供清洁能源,年减排二氧化碳达140万吨。
背靠长江水,面向太平洋——独特的区位特点,使得上海成为中国与世界携手的枢纽与门户。近年来,上海坚持将自身发展置于全国和全球大格局中谋划,积极发挥城市的能级优势,努力扮演好“一带一路”桥头堡角色。
形成高质量公共产品供给
距离第二届进博会开幕还有半年多,但“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参展热情已展露无遗。统计显示,目前3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已报名参会,不少企业甚至想预定第三届进博会的展位。
进博会是中国宣示开放决心的窗口,也是推动全球包容普惠发展的公共产品。首届进博会上,共有58个“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超过1000家企业参展,占所有参展商的1/3;会后,像“东方之星”那样入驻“6+365”常年展示交易平台的企业也不在少数。
像进博会这样充分体现上海优势、服务国家战略的平台,上海一直在全力建设,其中一个突出案例,就是上海自贸试验区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联动。目前在上海自贸试验区,银行间外汇市场挂牌的27个币种中,大多数是“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货币;而到去年末,各类主体通过自由贸易账户,与57个“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发生跨境人民币收支4800多亿元。
在更广阔的层面,上海也正通过自身努力,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高质量的功能性平台和公共服务。上海国际争议解决中心的设立,目前已走完所有程序,将借鉴国际经验,形成一种既符合国际惯例、又体现自身特色的仲裁与法律服务模式。在中外技术标准合作方面,上海建成了国内首个国际标准化协作平台,在船舶、内燃机、材料、化肥、医药等领域,主导及参与制定的国际标准超过150项。
城市发展与“一带一路”建设同频共振
过去几年,上海把“一带一路”建设与进一步扩大开放、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建设“五个中心”、打响“四大品牌”结合起来,城市发展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共振点越来越多。
经贸投资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上海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的主攻方向。去年,上海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进出口总额近7000亿美元,对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达29.3亿美元(中方备案金额),新签署的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金额达87.3亿美元。
国际产能合作的舞台上,“上海亮点”不断涌现。去年,上港集团获得以色列海法新港25年特许经营权,计划将其打造为地中海沿岸的枢纽港。上海鼎信集团在印度尼西亚投资建设的青山产业园,总投资50亿美元,为当地经济发展创造2.6万个就业岗位和超过3.7亿美元的税收,一下子把印尼的不锈钢产量从零提升到世界第二。
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之一,上海尝试将自身能力全面投射到“一带一路”沿线。去年,阿联酋、菲律宾分别发行中东和东盟的首只主权“熊猫债”,累计发行规模近3000亿元。上海期货交易所去年上市的原油期货,超过80%的品种来自中东;上海证券交易所参与筹建的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国际交易所,也于去年开业。
作为我国对外开放重要门户,上海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航运合作越来越频密。去年,上海港与相关地区的集装箱吞吐量超过2000万标准箱;上海机场服务“一带一路”旅客近1200万人次。
作为科技创新中心,上海主动对接国家任务,去年共支持“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项目79项,总金额3850万元。目前,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东华大学、海军军医大学等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建设了7个联合实验室,瞄准人工智能、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开展研发。
瞄准全方位互联互通
政策、设施、贸易、资金、民心五个方面的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内容。近年来,上海努力为“一带一路”建设打造通衢大道,为中外全面互信夯实基础。
在硬环境方面,上海“海陆空”企业全面加大基础设施领域投入:中远海运集团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已布局17个码头,投入170多万标准箱运能;东方航空在18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36座城市开通航线,年投入航班近4.4万班次;中铁上海局集团等积极打通“沪欧通”精品班列,推进“中欧陆海快线”建设。
在经贸和金融领域,上海以各种方式为“一带一路”建设作出贡献。目前,国家开发银行上海分行的“一带一路”贷款余额超过8亿美元和70亿元境外人民币;国家进出口银行上海分行“一带一路”贷款余额突破440亿元,分布于2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国银联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累计发卡3500多万张。
与上述看得见、摸得着的互联互通相比,通过人文交流实现民心相通,其价值或许更为持久。去年,借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平台,49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1300多部电影作品参赛参展,为各国影迷献上难得的艺术盛宴。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发起的“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合作网络”去年在沪举行首届年会,共有41个国家的157家艺术机构加入。同样是去年,上海博物馆与斯里兰卡相关机构合作,对其重要港口城市贾夫纳进行了40天的全面调查与发掘,实现中外博物馆领域的深度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