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9年04月04日 星期四
3
要闻

上海27项交通管理业务实现“一键办”

65项车辆、驾驶员相关行政审批事项“一网通办”


    ■本报记者  张晓鸣

    交通违法少了,文明礼让多了,城市更有序了。昨天,上海市政府举行交通大整治新闻发布会。记者从发布会现场了解到,上海道路交通事故数、亡人数、伤人数持续下降,去年同比分别下降6.3%、5.2%和6.8%,创历史新低,日均交通类110警情同比下降12.4%。

    突出交通违法行为大幅减少

    上海开展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以来,公安机关始终坚持严格执法、精细管理。去年,上海公安机关持续巩固机动车整治成效,机动车乱鸣号、非法改装等突出交通违法行为大幅减少。推进非机动车、行人违法整治,创新外卖骑手“一人一车一证一码”等安全管理措施,取得成效。依法严格对存在安全隐患的企业、个人进行追责,年内对19名涉事企业负责人、安全负责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对80余名企业相关责任人追究行政责任。

    上海市公安局副局长陈臻介绍,全市逐步推广多功能、复合型电子警察,研发查处“机动车噪音”“隧道内驾车不开灯”等问题的新型电子警察,道路通行秩序明显好转,城市环境更加安静。同时,利用大数据、智能识别等科技手段,比对分析“失格”驾驶人、“假牌套牌”机动车、多起交通违法逾期未处理等违法线索,精准清除交通隐患。

    上海公安部门推出“跨省异地检验”“警医邮”等便民服务举措,全面落实65项车辆、驾驶员相关行政审批事项“一网通办”,补换领号牌、行驶证等27项业务实现“一键办”,切实提升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加快推广“行人过街提示系统”

    下一步,上海将开展非机动车、行人交通违法行为攻坚整治,实现行人、非机动车通行秩序明显改善。重点聚焦四个方面:一是无牌无证、加装车篷电动自行车,加装动力装置人力三轮车上路行驶行为;二是闯红灯、逆行等非机动车乱骑行行为;三是行人乱穿马路等行为;四是行人和非机动车越线等红灯行为。

    此外,推动智慧公安项目应用升级。加快推广“行人过街提示系统”,于年底前完成外环线内100个重点路口的建设任务;进一步扩大“智能交通信号灯管理系统”应用范围,在年底前覆盖外环线内1000个战略路口,形成规模效应。

    六类25种交通违法行为将纳入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

    今年,交警部门将把交管信用信息纳入本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严重交通违法将与个人及企业信用记录挂钩,实现对交通违法行为人的有力约束。“申请人在考试过程中有贿赂、舞弊行为”“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领机动车驾驶证”等六类25种具体交通违法行为,将纳入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今后,每年还将根据实际情况,对纳入内容进行调整增加。

    公安部门还将加强对信用信息的应用。如对“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机动车登记”的失信人员,限制其三年不得再次申请机动车登记;在“超限运输、剧毒化学品运输路线审批”中对失信人员审查将更严格。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