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席记者 钱蓓
扬州人吴兴祥在上海愚园路1088弄的梧桐树下修了20年鞋,在接手这个摊位以前,他的父亲已经为上海市民修鞋整整60年。去年底,吴师傅的铺子搬进弄堂里正在改造的愚园公共市集,第一次有了遮风挡雨的屋顶。
愚园公共市集是一处集“柴米油盐”及“诗和远方”于一身的社区公共空间,今天开市后,街坊们不仅可以去逛菜场、吃东西、修鞋配锁,还能在二楼艺术空间的“致愚园路匠人”展览认识一个全新的吴师傅。
修鞋师傅成了被致敬的“工匠”
不久前,弄堂里来了一帮造型师、摄影师、打光师,他们给吴兴祥一顿装扮——宝蓝色西装配黑白双色牛津鞋,右手持手杖、左手握怀表,鼻子上再架一副复古细框眼镜——然后让他站在自己的修鞋小板凳前,对着镜头,留下一张让人惊掉下巴的“时尚硬照”。
这还是大家熟悉的吴师傅吗?那个穿围兜戴袖套的吴师傅和眼前这个身型笔挺、气质高冷的男人是同一个人吗?
等人们在愚园公共市集二楼看到他的照片后,一定会重新认识吴师傅,重新认识愚园路上的手艺人——修鞋师傅、裁缝师傅、水饺店老板夫妇、上海宽紧带厂厂长,等等,他们的照片都陈列在名为“致愚园路匠人”的展览上。市集开市以后,位于二楼社区艺术空间的展览也同时对外开放。
愚园公共市集就在吴师傅父子两代驻扎的里弄,它是一处集齐社区餐饮、社区菜场、便民服务的社区公共空间。上海市民喜欢的早餐“四大金刚”和馄饨水饺都在,居民们离不开的小修小补铺位也有。它既能让人梦回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上海里弄,但又是令人耳目一新的所在。
一楼“柴米油盐”,二楼“诗和远方”
愚园路1088弄,顺着宏业花园小区门头进去,左侧白色的二层建筑便是愚园公共市集的主体。这座建筑原是长宁区医药职工大学旧址所在,因愚园路整体更新而重新改造,市集一期总面积1200多平方米,一楼安置“柴米油盐”——小饭店、食品店、便民服务商铺和社区菜场,二楼安置“诗和远方”——社区美术馆、画廊、舞蹈教室。
“柴米油盐”区域唤醒人们的“上海胃”,这里有供应大饼、油条、粢饭、豆浆“四大金刚”的早餐摊,还有面馆、馄饨店、饺子馆等。负责愚园路城市更新项目的上海愚园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介绍,不少店铺原本就在愚园路上做生意,有些小店是为了丰富社区餐食品类而从外面引进的,比如红遍上海的“耳光馄饨”。
中午时分,“老面馆”等几家铺子坐满食客、人来人往。面馆场地“迷你”,总共只有六七张桌子,但屋子里热气腾腾,说着上海话的服务员穿梭其间,“大排面是谁的?”“是你要加一只荷包蛋吗?”
愚园公共市集项目负责人吕政达告诉记者,别看老面馆其貌不扬,老板可是在美国都开过面馆的,上海弄堂就是这样卧虎藏龙。
吴兴祥和其他“愚园匠人”的便民服务小店就在正门入口处,小吴鞋匠铺、小赵裁缝铺、顾爷叔修锁,应有尽有,价格也亲民。吕政达说,便民服务是小本生意,愚园公共市集对这些入驻店铺全部采取零租金租赁,好让匠人们安心为老街坊服务。
逛完菜场逛画廊
愚园公共市集正门右侧是个新造的社区菜场,这是新引进的微型生鲜超市。菜场设计出自名家之手——因综艺节目《漂亮的房子》而被很多人熟知的设计师张海翱。
菜场按照西式风格设计,菜摊外部贴着马赛克墙砖,每个摊子背对背放着五个小型木质货柜,两排摊位以拱形金属支架相连,一下子增加了空间的延伸感和线条感。这里不只卖菜,还有生鲜、日用品出售。
有了这个“嵌入”弄堂的菜场,愚园路1088弄附近的老年人每天跑菜场的路程大大缩短了,今后社区菜场将在特定区域内为老人提供免费配送服务。除此之外,愚园公共市集设置了老年助餐点,老年人凭借身份证等证件可以享受折扣优惠。
充满设计感的菜场如果逛不过瘾,还可以上二楼的社区艺术活动空间看看,这里分布着社区美术馆、画廊和舞蹈教室,与一楼浓厚的市井气相映成趣,为社区居民及周边白领提供各类艺术活动。愚园路就是这样,既市井又艺术,老街坊们觉得公共市集让人“梦回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是因为它集成、恢复了弄堂生活的种种元素;如果说它新鲜、独特,那是因为它把设计、艺术注入了弄堂的日常,让人们看到社区生活的丰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