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东京记者刘洪亮
日本的垃圾分类种类繁多,规定详尽,无论是从保护环境还是资源再利用的角度,都产生良好的效果,其垃圾分类制度确实有独到之处。同时还应看到,要做到如此详尽的垃圾分类,日本国民在日常生活中投入了相当的时间和精力,垃圾处理业者进行了专业化的回收。此外,“从娃娃抓起”的垃圾分类教育也功不可没。
垃圾房管理“细中又细”
与国内的城市居民区相比,像东京这样的日本大城市,有相当部分还是单门独户的家庭。一般情况下,在单门独户家庭集中的社区,每4至6户设置一个垃圾点。垃圾点的选址和管理均要事先报备。在垃圾点的使用上,除了按指定日期和时间扔指定垃圾外,几家住户还要轮流值日,负责垃圾点的卫生维护事务,配合清运垃圾。
而中国城市的垃圾分类,更容易借鉴的应该是类似于国内住宅区的集中住宅区了。以本报东京记者站所在的目黑区为例,区政府制定了《集中住宅等废弃物保管场所设置及管理的指导纲要》,对集中住宅等建筑的分类、垃圾保管场所的设置及管理等内容作了详尽的规定。
集中住宅一般分为建筑面积为1000-3000平方米的中等规模住宅区,和3000平方米以上的大规模住宅区。这些建筑在设计建造之初,就要提前对垃圾点(房)的设置提交申请,待核准后方可施工。此类申请内容包括垃圾点(房)设置的配置图、平面图、废弃物管理人员以及垃圾排放申请等材料。为了确保垃圾的及时清理运送,垃圾点(房)应在开始排放垃圾的前两个星期向相关部门提交排放申请。当垃圾点(房)的管理人员发生人事变动后,还应尽快提交变动报告。
与单门独户住宅相比,集中住宅的垃圾虽然也是按指定日期清运不同类别垃圾,但由于专门设置垃圾点(房),并配备了垃圾管理人员,所以集中住宅的居民每天扔垃圾还是相对比较方便。居民可以根据情况,随时将垃圾放到垃圾点(房),不必像单门独户住宅的居民,需要在指定日期才能扔相应类别的垃圾。
垃圾种类多达十几种
集中住宅的垃圾点(房)内的垃圾排放,都按照管理纲要设置了不同垃圾的存放区域,一般分为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旧纸(报纸、书籍、硬纸板等)、电池、灯泡灯管、易拉罐、玻璃瓶、塑料瓶、可再利用资源和粗大垃圾存放区等。
住户在投放垃圾时,也不是一扔了之,需要按相应垃圾分类的管理规定,把不同的垃圾区分开来丢弃。比如一个塑料瓶,至少需要3个步骤才能做好垃圾分类,首先要将瓶盖拧下来,放到专门存放盖子的袋子里;然后要将瓶上的商标印纸撕下来,作为可燃垃圾处理;第三步需要将塑料瓶体压扁(节省空间),放到垃圾筐内,才算完成一个塑料瓶的处理。
此外,对于一些特殊的生活垃圾,也有明确要求。比如生活中常见的摩丝等含有高压气体的废弃物,需要彻底将罐内的气体排空,然后在罐体上打眼,才算完全处理好。木条木板等也需要按照要求,将之切到相应尺寸之内,才可作为可燃垃圾丢弃。对于一些无法切割的粗大垃圾,居民需要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预约处理时间,并购买相应的垃圾处理券贴上,按照指定日期送到指定保管位置。
此外,一把炒锅或平底锅,除去锅上木柄的长度,低于30厘米作为资源处理,而超过30厘米的需要按粗大垃圾处理。不用的厨房刀具,要用报纸将刀具包好并用绳扎实,然后在外面写上“厨具”字样,提示清运者在搬运时注意安全。
普及分类知识“从娃娃抓起”
垃圾分类看似繁琐,但久而久之养成习惯后,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事。为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日本各地政府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分发宣传册、座谈、到学校讲解等方式加强垃圾分类的宣传力度。
除法律的强制要求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垃圾分类的习惯。日本极为看重环保教育和宣传环保理念,尤其是做到“从娃娃抓起”。日本每个幼儿园都会普及垃圾知识,让孩子们从小了解环保知识和垃圾处理的方法。记者曾见过环保主题的小学生画展,有的作品反映饭后要先用旧报纸擦洗有油的碟子再拿去清洗,减少油污进入下水道的几率;有的则表达洗衣服尽量用洗衣皂,不用含磷的洗衣粉等。
事实上,日本社会的垃圾分类观念也是从无到有,通过多年的努力之后才形成了今天这种好像与生俱来一样的习惯。这种从儿时养成的习惯自然会跟随人的一生,进而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环保氛围。这也是平时很少看到随地乱扔垃圾的日本人的原因——他们通常把垃圾放进包里带回家再进行分类处理。
大多数人的良好生活习惯,自然就会孕育出一个卫生的生活环境。垃圾分类从最初的规则管理到如今约定俗成的社会秩序,并非朝夕之功。在日本,如果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不能很好地执行垃圾分类,周围的人对乱扔垃圾者的鄙视目光就是一种道义上的惩罚,更是一种无声的监督,进而会促成不守规矩者形成自觉的好习惯。
(本报东京2月24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