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8年12月28日 星期五
2
要闻

让城市成就产业


    唐子来

    作为城市规划领域的学者,过去我们常关注产业布局,但现在我认为衡量一个城市的维度是非常多元的。产业未必能够成就城市,比如未来特斯拉的制造放在临港,但研发部门不在这里,它的价值链的高段位部分不在这里。

    当我们谈到临港要打造未来城市时,它不仅仅在于具象的未来城市面貌,更在于如何创造一个不光有效率、而且有魅力的城市。这个城市的生活氛围应能使临港产业所需要的人才愿意在这里生活,而不是白天在这里就业,晚上坐16号线回上海市区。

    一座成功的城市能够成就产业。临港未来要承载上海的科技影响力,要发展智能制造产业,实现这些目标不在于有多少设备装备,而是这方面的人才愿意留下来生活,实现人才集聚,那么,相关的企业就必然会搬到临港来。

    我认为,徐汇西岸的发展值得借鉴。西岸要建设人工智能新地标,其在滨江岸线、工业遗存的基础上进行城市更新,营造了富于文化气息的生活环境,或者说生活方式(life-style),这有助于喜欢这种生活的人才在此集聚。

    在这方面,临港做得还不够。由于偏僻的地理位置和全新的城市历史,临港注定要付出比其他任何一个地区都更多的努力,来营造生活环境和城市文化,临港比其他任何一个地区都更加需要产城融合的平衡。

    临港建造了海洋世界、航海博物馆、室内滑雪场馆,还有书店。其意义不止于一个旅游目的地,而是要营造城市的生活环境。这次论坛上,还发布了港城广场项目,其中包含临港地区图书馆、文化馆、剧场等,这些都是营造城市文化的努力。

    当然,人的迁移意愿、生活意愿也是涉及很多方面的,相信临港未来能够解决好这些问题。

    (作者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本报记者沈竹士整理)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