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看了《大浦东》,我的第一个感觉是这个作品是创作出来的,不是制作出来的。创作是“这一个”,制作是“这一批”。
《大浦东》的第一个意义在于,改革开放四十年,很多创新此前一直没有进入到我们的电视剧创作视野,比如金融。金融业在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中到底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是怎么起步怎么改革的,以前几乎没有影视作品对此进行过表现。而影视也好,文学也好,其创作一定要聚焦时代的前沿,要有新的视角,新的立意。从这个角度来说,《大浦东》给我们撩开了一层面纱,从电视剧艺术的角度来聚焦、来反映、来认识改革开放大潮中的金融发展。
《大浦东》的第二个意义在于,书写了一代人的成长过程。浦东开发改变了一代人的命运,剧中这些主人公如赵海鹰、谢天阳、陈梦蕾等,如果说没有浦东开发,他们的命运不会是这样。我们说性格就是命运,但是这个命运看你在什么样的时间背景中展开,什么样的环境中展开,而这些人的命运是和浦东开发开放这样一个时代结合在一起,所以它展示的命运也是一个只有这个时代才有的特殊的命运。而这是对这样一代人的成长过程有真正的了解,才能创作出来的作品。
我们说文学艺术创作要攀登高峰,但攀登高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必须迎难而上,选择我们这个时代我们大家最关注的前沿题材,把它处理好,从而为社会提供正能量。如果绕着走写的故事三角恋爱再怎么样,我觉得对今天来说已经不重要了,过去我们看得少觉得这个故事编的齐,人物故事怎么样,但是我觉得今天观众也在进步、观众也在提高,我们在给他们提供那样的作品他们不感兴趣。
从这两个角度,《大浦东》应当是今年一部价值独特的作品。它敢于开辟一个新的点,所以是独特的。我们有这么好的时代,有这么广阔的题材,有这么好的资源,只要用心、用情、用功去耕耘,一定会产生好作品。《大浦东》在这点上对电视剧创作有典型、典范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