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彦
在当今新机遇与新挑战层出不穷的世界中,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决胜未来,凭的是科技创新,是科学精神。
当下,2018浦江创新论坛、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上海·滴水湖)——两场星光熠熠的智慧盛宴,为上海、为中国打造了两个世界级的平台,汲取到来自全球的智慧。同时,也使城市中的每个人都真切感受到全球城市科创氛围的强大场能:
——虽然“最强大脑”的专业研究领域,诸如核糖体、单分子光谱、分子马达、点击化学等等,如此高冷,在普通听众乃至记者的眼里犹如“天书”,但“诺奖天团”的魅力依然让现场众多刚刚准备叩开科研大门的“迷妹”“迷弟”大呼过瘾,更是在网上“圈粉”无数,单单搜索百度,关键词“滴水湖论坛”有近100万结果,“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有超过60万结果,“2018浦江创新论坛”相关结果超130万;
——于浦江创新论坛发布的《2018全球科学家“理想之城”调查报告》显示,上海成为全球科学家最希望工作的中国城市。此次来沪参会的科学家中,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弗朗克·维尔切克自称“上海是我的第二故乡”;化学奖得主巴里·夏普莱斯每年要在上海工作近两个月;化学奖得主库尔特·维特里希现任上海科技大学特聘教授,还拿到了绿卡,成为“新上海人”。
“氛围是一种无形的导向”。上海正在全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顶尖科学家代表各自领域国际最高水平,双方合力打造的智慧大舞台,折射出的是尊重原创科学思想与成果的“上海态度”,是跑步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的“上海速度”。
回首来时路,白云深几重。
科学是舶来品,不是我们的土特产。1915年1月,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科学》杂志在上海出版发行。首批董事之一、中国第一位留美的哈佛大学数学博士胡明复说过:“中国的科学将来果真能与西方并驾齐驱、造福人类,便是今日努力的无名小工的报酬。”今日之上海:浦东张江,大科学装置群初露峥嵘;滴水湖畔,首个世界顶尖科学家“WLA科学社区”正式启动。一座“创新之城”正崛起于东海之滨。
然而,科技创新不仅需要先进的仪器设备,更离不开科学精神的激励。科学精神的内涵十分丰富,包括批判质疑,求真务实,宽容失败等等,但最重要的就是创新。昨天,“营造创新生态要‘多施肥,慎用除草剂’”这样一条消息刷爆微信圈,并被称为“浦江论坛最‘强’音”。这正好测试出,精心培育科学精神,打造创新生态成为“再出发”的“标配”。
仰望星空,“金庸”星在夜空中闪烁,而以中国科学家名字命名的小行星更是多达几十颗。肩负国家战略,搭建世界级平台,招才引智,在科技创新策源能力上加紧突破,未来,从上海、从中国,一定会有更多“小行星”升上人类智慧的天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