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席记者 唐闻佳
“宁得一料膏方,不用金玉满车”,始于战国时期的膏方,当下热度依旧不减。
眼下,又到申城膏方飘香季。这些年上海医疗机构每年开具的膏方在30万料以上,且逐年增加。除各大医院,中药房、保健养生机构也在开具膏方,超市、卖场还有售卖“十全大补膏”等类膏方产品。从耄耋老人、公司白领,到青少年甚至儿童,都有进补膏方的情况。
到底什么样的人适合吃膏方?膏方又该怎么吃?面对持续看涨的“膏方热”,医生语重心长地提醒:膏方本质是一种药,必须由医生来开药,而且有病才需要吃。
膏方不是“好吃的零食”,进补误区要警惕
“现在吃膏方越来越流行,但很多朋友并不清楚膏方的本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传统中医科医生孙玄厹告诉记者,膏方是中药的一种剂型,即丸、散、膏、丹、酒、露、汤、锭八种剂型中的膏剂,本质上,膏方是加入了各种胶的浓缩汤药。
平日,中医开的大多是汤剂,这种人尽皆知的剂型煎煮费时,口感欠佳。而汤剂如果倒回锅里浓缩一下,加入一些胶类中药,如阿胶、黄明胶、鹿角胶、龟板胶等,搅拌搅拌,再加点冰糖、核桃、芝麻、红枣,撒上一二味名贵中药的粉末,继续搅拌……最后会得到比饴糖更稠厚的半流质物体,这就是膏方。
“因为加了糖,还有核桃、芝麻等好吃的东西,膏方的口感比汤剂略好。”孙玄厹分析,相比汤剂,膏方具有口感好、服用方便、药力缓和、作用持久等优点,但他同时提醒,膏方本身还是一种药,不是“好吃的零食”。
在医生看来,对膏方的这一基本认识相当重要。这些年,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大内科主任兼老年科主任顾耘教授就注意到不少膏方进补误区,典型的比如“不经辨证,千人一方”。
“正如没有两个指纹完全相同的人,每个人有不同的体质和感邪情况。即使临床疾病相同,不同体质的人所用膏方可能也有区别。”顾耘举例说,气虚体质的人,表现为易患感冒、乏力、易出汗、饮食无味等,应选用人参、黄芪、茯苓、白术等制成膏方;血虚体质的人,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健忘、失眠等,应选用阿胶、熟地、当归、白芍等制成膏方……不同证型还可能合并存在,同时再合并气滞、血瘀、痰浊等不同的病邪,使证型错综复杂,因此膏方必须根据个人体质“量体裁衣”,最怕“千人一方”。
自古以来,就有在膏方中增加一些名贵药材的做法。这些年,贵细药材的价格连年看涨,一料膏方动辄上千甚至上万都不稀奇。顾耘说,认为“膏方滋补,多多益善”也是大众的一大误区。“有人认为价格越贵的越补,认为加了野山参、冬虫夏草等名贵药材的膏方最补。其实对有些人来说,服用过多,非但补不进去,还会导致人体阴阳失衡。”
现代人不是“补得不够”,而是“补得太多”
那么,到底什么人可以吃膏方?顾耘直言:膏方是一个进补的好方法,但并非每个人、任何时候都可以服用。
首先,痰湿体质的人不适合,这类病人往往舌苔较厚,甚至胃口较差,盲目进补会阻碍痰湿的运化,使症状更重;
其次,健康未成年人没必要进补,盲目进补可能会导致性早熟;
其三,处于肝炎、结核等传染病活动期,或发热、腹泻、咽喉疼痛、感冒、咳嗽等急性感染期的病人,进补容易导致“闭门留寇”,延长病期,应在病情缓解后服用膏方。
作为一种调理方式,这些年膏方广泛用于“三高”(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等代谢综合征患病或高危人群。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张丹提醒,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膏方调治有其特殊性,尤其重视补泻兼施,绝不可一味求补。因为,现代人往往不是“补得不够”,而是“补得太多”,代谢综合征群体尤甚。
值得注意的是,这几年二孩妈妈成为膏方新近拥趸。随着国家二孩政策放开,许多家庭启动二孩计划,部分高龄妈妈遇到多汗、脱发、身痛等产后恢复难题,似乎有各种“累”感觉需要“补”。
“妇人产后尤易体虚,感受外邪,膏方可以补益脏腑精气不足,药效和缓,经配伍,治疗妇人产后病有独到优势。”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妇科副主任医师谭蕾举例说,产后脱发可通过膏方从肝脾肾三方面调补,“肾,其华在发”。
针对这些年出现的儿科膏方乃至“益智膏方”的产品,专家澄清:不是说孩子不能吃膏方,但小儿膏方开具很有讲究。“小儿膏方在处方用药上与成人不同,以清补为主,避免大苦大寒、太过滋腻的中药,以免妨碍脾胃的消化功能。”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徐钢分析,膏方可适用于小儿哮喘、腹泻、贫血等方面的调理。
至于所谓吃膏方能补脑、益智,在专家看来,这些实属于商家噱头,盲目进补不但没有益处,最大风险是吃出“早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