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硕
“失去中国元素的中国古典舞还是古典舞吗?中国古典舞又应该怎样更好地面向当代?这是常常引起舞蹈界讨论的话题。”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黄豆豆说。他认为,无论中国古典舞在未来如何发展,都不应丢失自己的风格,并且在学习借鉴戏曲舞蹈的基础上,大胆地进行挖掘和尝试
许多年以前,当舞蹈家黄豆豆与昆剧表演艺术家谷好好还就读于温州少儿艺术学校时,他们都怀有各自远大的艺术梦想——
“长大后我要做一名武生演员。”黄豆豆说。
“我以后要成为一名舞蹈家。”谷好好说。
他们约好了梦想成真后要一起完成一档好看的节目,然而多年以后,两个人却各自成为了对方想要的身份。日前在上海音乐厅黄豆豆和谷好好所表演的剑舞《精忠词》,给予了他们“梦想成真”的机会——黄豆豆手持短穗单剑,以中国舞的方式舞出了一段“串翻身”,与其斜线站立的是他儿时的师姐谷好好,她手持长穗双剑,以戏曲武戏的方式同样来了一段精彩的“串翻身”。两人越舞越激烈,合着古琴的音色与密集的鼓点,各自手上飞溅起漂亮的剑花,像极了张艺谋电影《英雄》中隐世的武林高手,伴着古琴空灵的音色身姿轻巧地穿梭于山水松竹之间,别有一番气韵。
古琴奏至两分半左右,谷好好亮出“金鸡独立”的造型,黄豆豆见势略一停顿,灵光乍现,顺势将单腿半蹲站立,动力腿盘在主力腿的膝盖之上,双手扶剑向腰间一挂,“对舞”出一个盖派武戏中经典的“鹰展翅”。
“‘鹰展翅’是盖派武戏的经典造型之一,雄健洒脱,但对演员的平衡和稳定性要求很高。这个动作在平时的训练中,是‘耗’出来的,吃功夫。”黄豆豆说,“但在目前的中国舞蹈界,这个舞姿估摸有十几年没人在舞台上做过了,因为大家都觉得这个动作太传统了,而且还容易失误。而排练时我却突然想起了‘鹰展翅’,要感谢谷好好的出招,给了我瞬间的灵感和火花。”
这一支剑舞 《精忠词》,是 《大雅清音——上海昆剧团跨界系列音乐会》中的压轴节目。8分多钟的剑舞,俩人排练了无数遍,光是“气息板眼”就磨合了三天多。从小在戏班子后台长大的黄豆豆,已经不是第一次过这把“武戏瘾”了。他坦言,梨园文化为中国古典舞提供了深厚的艺术养分,当“中国古典舞‘融合’武戏神采,浓浓的中国风便舞得更出彩了。”
中国古典舞的许多身段韵律、造型技巧,都得益于戏曲文化
“在一些专业的舞蹈大赛中,技术技巧的竞赛环节甚至能够成为古典舞演员比拼的一个亮点环节。”黄豆豆说。的确,中国古典舞中的许多身段韵律、造型技巧,都是在吸收与借鉴戏曲舞蹈、武戏打斗、刀枪把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时也结合了武术、体操、杂技的一部分元素进行了发展,如翻身、飞脚、旋子、扫堂、探海转、乌龙绞柱、串小翻……中国古典舞中高难度的技术技巧是观众们有目共睹的。
作品《醉鼓》堪称黄豆豆的代表作,高难度的体态造型与技巧接连迭起。而这些高难度的技巧动作中,有很多是在传统戏曲武戏和武术醉拳的基础上提炼发展而来的。如起式的“踹腿倒立”接一串“小翻挂直体”,如鲤鱼跃龙门般腾空而起,又如他所做的地面“抢脸前桥”,桌上的“扫堂探海”变形转,连续原地“走丝翻身”,急速“点步翻身”等等,以及结束时,抱鼓“横飞燕落变身板腰”等动作与技巧,都有着非常高的难度与惊险性。“《醉鼓》把中国传统舞蹈和戏曲武戏、武术醉拳的元素融合在一起”,黄豆豆说,“可以说,戏曲舞蹈、传统武术等中国传统艺术中的动作造型,对中国古典舞舞蹈语汇的构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舞蹈表演中融入大量武戏元素,对于黄豆豆来说并不陌生。对于他来说,将中国古典舞与戏曲武戏融合,并且本着严谨的态度适当创新,得益于从小发芽的梨园梦。“我小时候就想成为一名武生演员,而舞剧《粉墨春秋》正是我们全体剧组探索、致敬梨园艺术的一部舞蹈作品。”黄豆豆说,“一部舞剧《粉墨春秋》,我为此准备了18年。邢时苗导演率剧组诚意邀请了盖叫天先生嫡孙张善麟大师为我们传授武戏入门,全体演员都经受了武戏的入门训练:从最基础的架山膀开始到走圆场、迈台步,亮相、髯口水袖、刀枪棍棒,再到出手等等,完全先按武戏的要求学,学好之后再根据舞蹈的需要去演绎编排。我把自己在北京舞蹈学院‘古典舞身韵课’里学到的要领,全都毫无保留地融入到这一人物的塑造中。”
除了传承戏曲中的动作技巧以外,一代代舞蹈名师也借由古典舞,建立了具有武戏气质的舞台角色形象,如舞剧《小刀会》中的刘丽川、独舞《醉剑》中的张玉照、乃至黄豆豆在 《秦俑魂》中的角色塑造,即便是表现民间艺人的《醉鼓》中都渗透着戏曲舞蹈中武生“漂”“帅”“脆”的表演美学特征。“对于向戏曲艺术的学习借鉴我们一直在做,但在学习借鉴的同时,如何更好地进行舞蹈化的发展和创新还远远不够。”黄豆豆说。
中国古典舞不仅学习和继承了大量戏曲舞蹈的技巧动作,而且还学习与继承了戏曲舞蹈表演中“以目传情”的表演方式。中国古典舞肢体动作表演中常常强调需要高度配合眼神的“张”“弛”“聚”“放”“收”“含”“亮相”,这些聚焦眼神运用的表情方式与特点,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于戏曲舞蹈的相关精髓。“相对于西方芭蕾舞与现代舞,中国古典舞以目传情的面部表演特点尤为突出。虽然较于戏曲的面部表情来说,中国古典舞的面部表情要简约得多,但是戏曲中手眼身法步的统一运用,对中国古典舞的表演方式有着重要的影响。”黄豆豆说,“如今一些中国古典舞演员在表演时,不重视或不善于充分运用面部表情来传情达意、塑造人物,从而使其舞台表演大打折扣、黯然失色。”
当代表演的语境中,中国古典舞如何突围
舞蹈艺术需要不断创新,中国古典舞也不例外。尤其在互联网时代,各种新潮艺术层出不穷、夺人耳目,不得不承认,中国古典舞作品往往游走于圈内人,普及程度不容乐观。中国古典舞该如何坚守住自身的文化品味,并在争取观众上“突围”?“相对而言,中国古典舞的内涵比较深刻,许多作品与中国古典的诗词歌赋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对观众的综合艺术修养要求比较高。这就意味着中国古典舞在观众中的影响力还需要大大地加强。”黄豆豆也在思考。
中国古典舞又应该怎样更好地面向当代?这是常常引起舞蹈界讨论的话题。一方面是新元素的融入使其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惯性;另一方面,在不断求新、求变的同时,有可能造成原本的传统舞蹈元素的大量流失。黄豆豆说,失去中国元素的中国古典舞还是古典舞吗?“如果彻底用现代观念来演绎古典舞,有可能使中国古典舞变了味儿,那就太得不偿失了。我们传承中国古典舞,首先要搞清楚自己舞种的文化根源在哪里,创新的前提是继承,继承是深扎大地的树根,创新是树枝尖头发出的新芽。”
如何更好地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以壮大丰富中国古典舞的文化内涵和美学魅力,成为了当下中国古典舞发展的重要方向。回想经典的古典舞剧目,如《黄河》《长城》《木兰归》《醉鼓》《踏歌》《秦俑魂》《扇舞丹青》《爱莲说》等,都是植根在传统中国元素的深入挖掘中形成的,因此剧目中特别含有引人入胜的中国气质。“我们常说‘取长补短’,我从不反对吸收其他舞种的优点以丰富中国古典舞自身。但关键是,我们不能一味地、盲目的照抄照搬,以至于到最后把自己的文化之根忽略了。”黄豆豆说,“中国古典舞具有很强的文化生命力,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够植根于博大精深、传承数千年的中国文化,那么中国古典舞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