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修
大家可能会记得,很多年前有一部电影叫 《决裂》,其中有个情节,讽刺挖苦孙教授 (葛存壮饰)在课堂上讲什么 “马尾巴的功能”。如今,我也遇到一个关于尾巴的问题,不过不是马尾巴,而是牛尾巴。
牛尾巴的问题来自戴嵩的《斗牛图》。
戴嵩是唐代著名画家,擅长描绘田园、山川之景。画牛尤为著名,与韩干画马齐名于当时,并称 “韩马戴牛”。然而,他的一幅 《斗牛图》,却引发了一桩艺坛公案。
据宋代苏轼 《东坡志林》说: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 《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 ‘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 (缩)入两股间,今乃掉 (摇)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 ‘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看来,杜处士和苏学士都信了牧童的话。甚至清代的乾隆皇帝也信了牧童的话,他还臆想戴嵩也采纳了牧童的意见。
乾隆在戴嵩另一幅双牛垂尾的 《斗牛图》上题诗曰: “角尖项强力相持,蹴踏腾轰各出奇。想是牧童指点后,股间微露尾垂垂。”
牧童似乎一下子成了打假英雄,揪出了制作劣质产品的戴嵩。
戴嵩真的 “谬矣”了吗?说画牛名家戴嵩把牛尾巴画错了,犹如当今说画马名家徐悲鸿把马尾巴画错了。艺术大师真的犯低级错误了吗?我心中升起大大的问号。
我作了一次调查研究。我的调查方法很简单,就是在电脑和电视上观看各种斗牛比赛。我看过西班牙斗牛、泰国斗牛、越南斗牛、云南石林彝族斗牛、贵州斗牛、浙闽斗牛、凯里斗牛城比赛、枫香斗牛大赛、雷山斗牛大赛等等。我在观看时眼睛紧紧聚焦在牛尾巴上,收获颇大。
实际情况是:牛在角斗时,尾巴的姿势各式各样,并不统一。可以将尾巴缩入两股间,也可以摇尾,还可以时而缩尾时而摇尾。摇尾的方式也多样,可以下垂左右摇摆,也可以翘起来上下左右摇摆,还可以像蛇一样卷曲翻滚,姿态纷繁。
上面观察到的事实已经可以证明,那位牧童的意见有片面性,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我找到以下三幅表现斗牛场景的汉画可作补充证明。
汉画是珍贵的艺术品,形象生动,魅力无穷,极富审美价值。鲁迅说:“惟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画家林风眠也说:“汉画像石是中国绘画之大宗也,……是中国艺术的主流。”今有古老而珍稀的汉画出来作证,证明戴嵩画的 “掉尾”的斗牛一点也不 “谬”。
戴嵩不愧是杰出艺术家,对牛的习性,观察十分深入细致。他画过多幅《斗牛图》,有的牛摇尾 (如杜处士所藏的),有的牛缩尾 (如乾隆题跋的),都是正确的,有根据的。而那位牧童只见过缩尾的斗牛,没有见过摇尾的斗牛,见闻不广、少见多怪,误批了戴嵩。他随口说的 “谬矣”二字,给戴嵩带来了负面影响,有损其声誉。
戴嵩长期受到误解,我很同情他,所以今天我愿为他作一番辩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