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薄小波
奉贤区通过大调研面向群众征集梦想,既关注老百姓的急难愁,也引导他们说出“愿思盼”。今年 5月以来,奉贤区共开设了 130个 “圆梦驿站”,将群众切实可行的愿望、无法解决的困难与政府、社会、个人的关心和实际资源精准连接,实现精细化社会治理。
让公共服务和社会资源精准对接市民需求的奉贤“圆梦行动”,已持续开展三年。三年来,众多干部职工、爱心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 “圆梦行动”,累计为市民圆梦1.3万多个,32万余人次从中受益。今年7月1日,奉贤区举办“东方美谷、风雨彩虹——圆梦行动在贤城”主题活动,当天共有1641个涉及帮扶、成长、文化、医疗等方面的梦想再次进入人们视野,一个个梦想故事感人肺腑,多位梦想人的心愿当场被“圆梦人”认领。
今年,奉贤“圆梦行动”与大调研结合,通过梦想大调研,引导群众就近就便说出梦想,以更精准把握和满足群众的所思所盼,在“梦梦相连”中凝聚起人们的归属感。与此同时,奉贤区也对标上海 “四大品牌”建设,推进“一馆一廊一广场”的圆梦实体化建设,提高圆梦文化知名度和影响力,让向上向善向美的圆梦文化在奉贤落地生根。
以大调研为依托,今年5月起,奉贤在全区各街道、镇开设了130个“圆梦驿站”,搭建市民家门口的 “圆梦行动”平台。短短一个月,“圆梦驿站”就累计收集到市民梦想1639个。据悉,新一轮的“圆梦行动”,重点对“圆梦驿站”征集到的市民梦想进行分类梳理,聚焦就业、农业创业、救急济难、文化团队发展等主题,由体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团区委、总工会等部门和组织有针对性地制订和出台政策和措施。例如,针对因没有就业能力导致大龄就业困难的人员,区有关部门专门推出了“乐业伴行”圆梦计划,给予就业指导、职业技能培训和托底安置,并对用人单位吸纳就业困难人员进行补贴。
“圆梦行动”还进一步向扶贫和对口支援领域延伸拓展,提出“千人联千户,百企联百村,结对十行业,携手奔小康”的理念,号召全区党员干部、志愿者和社会爱心人士伸出援助之手,产业、科技、卫生、文化等十大行业聚成合力,积极帮助奉贤区对口支援县脱贫攻坚,让对口扶贫从“大水漫灌”变为“精准滴灌”。截至目前,全区 168家企业、80多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集团公司的4262名干部职工与对口支援地区的150个贫困村,100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结对帮扶。371万余元“百企联百村”帮扶资金、172万余元“千人联千户”帮扶资金相继到位,并陆续以资金、生活物资等形式发放至贵州遵义、青海果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