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8年06月04日 星期一
3
综合

故宫博物院文华殿书画馆正式启用

300余件吴昌硕书画篆刻作品集中亮相


    ■本报驻京记者周渊

    3日,“铁笔生花——故宫博物院藏吴昌硕书画篆刻特展”在故宫博物院文华殿展厅拉开序幕。深藏故宫和其他文博机构的300余件吴昌硕绘画、书法、篆刻作品,首次集结亮相。

    这也是故宫博物院书画馆自武英殿移至文华殿后的首次书画大展,就此拉开属于文华殿书画馆的序幕。用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的话来说:“武英殿、文华殿和午门雁翅楼展厅形成了全新的展览‘黄金三角’,人们在进入三大殿之前就能率先感受到故宫浓厚的博物馆氛围,举办的都是有影响力的展览。”

    故宫首次系统回顾吴昌硕艺术人生

    吴昌硕生活的时代正是传统艺术走向近现代的关键转折时期,他的作品既有对传统的继承,又吸收了时代精神。单霁翔透露,故宫博物院现藏有吴昌硕书法、绘画、篆刻作品 200余件,作品创作时间跨越40载,涵盖吴昌硕40多岁至去世前不久的各个阶段,时代连续,题材丰富,形式多样,较为全面地呈现了吴昌硕的艺术发展轨迹和渊源脉络。“展览以‘铁笔生花’为题,正是对吴昌硕艺术人生的归纳。”单霁翔说。

    展览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 “融古开今”,充分发挥故宫馆藏优势,将吴昌硕作品与明代陈淳、徐渭,清代八大山人、李鱓、赵之谦、任伯年等作品直观对比,展现吴昌硕对前辈写意花卉技法的继承以及对同时代画家的吸收;第二单元“缶庐花香”以四季花卉为表现主题,使观众在吴昌硕的大写意世界里赏花落花开;第三单元“石交传馨”表现吴昌硕的艺术交往,既有合画作品,也展出了陈师曾、陈半丁、齐白石等受其影响之作;“铁笔柔毫”单元,集中展示吴昌硕在篆刻和书法方面的艺术成就。

    “本次展览中的 《桃宴酒坛图》以及吴昌硕为故宫第二任院长马衡题写的“凡将斋”匾额,都是经装裱修复后首次展出。”单霁翔特别提示观众。本次展览的26件书法作品中有23件为首次展出,168件绘画作品也有半数为首次亮相,珍稀程度可见一斑。为配合本次展览,故宫出版社还首发了 《故宫藏吴昌硕书画全集》。

    文华殿“变身”书画馆,严格确保文物安全

    2018年,故宫博物院的展览迎来全新提升——以 “艺术向新”为目标追求,力求在 “文化+”的道路上做出新的尝试,不断优化观众体验。单霁翔介绍,珍宝馆、钟表馆、陶瓷馆、书画馆将于今年全面改陈,武英殿与文华殿展示功能对调,武英殿变为陶瓷馆,文华殿成为书画馆。此次吴昌硕书画篆刻特展的开幕,标志着故宫文华殿书画馆的正式启用。

    据介绍,此次文华殿改陈严格量化了各类保护文物古建本体与展出珍贵书画类文物的技术指标。展厅本身最大限度保留原有天花与地砖,新增顶部照明展现顶部空间,温控系统采用航天科技,以保证珍贵书画文物的展出安全。

    “随着 ‘原状陈列是重点、专馆展览是特点、临时展览是亮点、年度大展是热点’的展览特色深化,故宫将以更多元丰富的展览向社会传递故宫文化。”单霁翔说。

    (本报北京6月3日专电)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