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李婷)气若幽兰的民乐合奏 《洛神赋》,全人声演绎的阿卡贝拉版 《开天辟地》,以现代打击乐法演绎的 《后羿》,展现中华民族祖先为人类争取生存环境的小品《龙王与伏羲》……昨晚,伴随 “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专场”完成精彩演绎,2018年上海市群文新人新作展评展演落下帷幕。过去11天时间里,各区、各系统、驻沪部队、社会主体等选送的182个原创作品同台竞技,对一年来全市群众文艺创作进行集中检阅。
昨晚的 “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专场”是今年群文新人新作展评展演特别增设的一个专题创作,打破了往年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四个艺术门类的常规设置。值得关注的是,虽然这些作品以中华创世神话为题材,但更多聚焦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之间联系。比如,女声独唱 《嫦娥情》将嫦娥比作中华民族对心中美好女性的想象,大气的旋律隐喻了当代人的情感。小品 《龙王与伏羲》讲述了先人伏羲为人类争取活下去的权利,恳求龙王与其签下捕捞契约的故事。
创作团队将视角放到上古神话对当下的启示,引发人们对环境保护与海洋生物的保护的思考。 “我们的创作团队并不想把这个故事原样搬到舞台上来,我们一直在思考创作这个小品的意义,中华民族的精神流传到今天有何现实意义?中华创世神话之所以能被世代传颂,是因为我们能从中找到力量的源泉,这才是它的核心所在。”长宁区文化艺术中心主任叶笑樱介绍说。
据悉,在11天的展演中,出现了不少体现红色文化、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的群文作品。比如,群舞 《红韵》、小品 《从军志愿书》、苏州评话《捍卫者》等展现了上海红色文化。传统与时尚相结合的海派文化更是比比皆是:舞蹈 《盘花新姿》和小品《Created in Shanghai》讲述了海派旗袍制作技艺在传承中发展的故事,音乐小品 《梦想之城》描绘了陆家嘴金融城的年轻梦想。而女声独唱 《古镇月亮》营造出的诗情画意、江南丝竹器乐演奏的典雅华丽,传递着江南文化的独有韵味。
“群文作品体量只有几分钟,表演者大多是群文工作者和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的市民,但他们却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唤醒了我们的感官。”今年上海群文原创作品的表现让评委们欣喜不已。他们表示,今年的作品数量和整体质量较去年都有提升。比如,曲艺类节目涵盖了浦东宣卷、浦东说书、上海说唱、沪书等十多种不同的曲艺门类。中华创世神话专场展示的17个作品更是门类齐全,包含了民族管弦乐、长笛与打击乐合奏、男女声独唱、小品、阿卡贝拉、群舞、情景故事、群口说唱、弹词等,让观众在多样化的艺术样式中感受中华民族的创世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