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黄启哲) 上海歌剧院策划推出的“魅力中国红———原创及经典作品全国巡演”前天启程。这是上海歌剧院建院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全国巡演:接下来的43天里,上海歌剧院将调动全院300多人,携近年优秀原创及深受欢迎的经典作品,赴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等地的17个城市演出38场,以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
今年堪称上海歌剧院演出大年。最近两个月,歌剧院制作的海外经典 《卡门》《纳布科》先后上演;原创歌剧《晨钟》《田汉》同步推进;即将开幕的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上歌剧院同样有重要演出任务;而作为第一个受邀的中国艺术团体,歌剧院6月还将在爱沙尼亚萨雷玛歌剧节亮相……在繁重的演出创作之中,集结全院三团力量、兵分几路展开全国巡演,其压力可想而知。在繁忙的排练日程中,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副总裁、上海歌剧院党委书记范建萍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在出发前一天召开行前动员会。这既是为打气———近两年的原创与经典作品不少,制作与创作水平有了不小的提升,这次全国巡演选择的音乐剧 《国之当歌》 和现代舞剧 《早春二月》,不仅获得国家艺术基金,也获得业界内外好评,通过此次全国巡演,歌剧院希望将红色文化传播得更远、更深入人心,向外拓展“上海出品”的影响力。这也是为鞭策———此次演出不仅亮相北京大学这样的高等学府,也将涉及临沂、胶东等地,“不管演出地条件如何,观众对歌剧欣赏接受程度如何,演出品质必须保证”。
带着作品行万里路,是上海歌剧院的优良传统。“剧院的前身———诞生于1935年的新安旅行团,早在抗日救国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就在边走边演,足迹踏遍大江南北,行程达五万里。”上海歌剧院副院长李瑞祥用前辈的话勉励今天的青年艺术家,“‘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这一次的巡演是贴近人民群众、在演出中实地采风的好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歌剧院在北京大学的首次亮相,即参与到该校120周年建校庆典系列演出之中。5月下旬,在与北京大学共同策划的“上海歌剧院艺术周”中,上海歌剧院将先后演出音乐剧《国之当歌》、现代舞剧《早春二月》和《“欢乐颂”贝多芬交响作品音乐会》三台作品,向高校学子展示歌剧院旗下合唱团、舞蹈团、交响乐团的艺术水准与精良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