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价格
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配置全球金融资源能力,扩大金融要素市场“上海价格”的国际影响力。加快推进人民币产品市场建设,形成全球人民币基准价格形成中心、资产定价中心和支付清算中心。
拓展股票、债券、期货、货币、外汇、黄金、保险、信托、票据等金融要素市场的广度和深度,着力提升市场定价权和国际影响力;支持上海期货交易所发展成为全球大宗商品定价中心,提升铜、钢材等全球定价权,拓展原油期货上市后的价格发现功能;深化上海黄金交易所国际板建设,完善“上海金”定价机制;扩大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中国国债收益率曲线作为基准价格的影响力,支持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发展成为全球性人民币产品交易和定价中心。
上海品质
研究制定 《上海品质认证管理办法》《上海品质标准管理办法》,构建“上海品质”认证机制,建立“上海品质”先进标准体系,通过国际通行的第三方认证手段,为打响“上海服务”品牌提供科学评价方式。
全球资源整合性服务供应商
做强做大服务贸易,推动文化贸易、技术贸易、离岸服务外包、专业服务等资本技术密集型服务创新发展,促进在岸与离岸业务融合发展,培育全球资源整合性服务供应商,集聚一批服务贸易总部型企业。
基本公共服务合格供应商制度
积极推进非基本公共服务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改革,探索建立基本公共服务合格供应商制度,鼓励引导各类社会资本进入服务业领域,不断激发服务业发展活力。
上海航运指数
打造“上海航运指数”品牌,促进运价指数挂钩协议的应用与推广,提高指数的国际化程度。
加快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航运保险、融资、交易、结算中心,探索建立国际海事司法中心。深化北外滩“航运服务总部基地”建设。
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
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邮轮母港,推进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建设,延长邮轮旅游产业链,促进邮轮船舶供应服务便利化。
加快建设吴淞口邮轮总部基地,吸引优质邮轮相关企业落户;规划申请设置邮轮口岸入境免税店,丰富邮轮商业服务功能。
亚太地区获取全球性创新资源最便捷城市
坚持前瞻引领、瞄准全球科技前沿,全力提升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服务能级,推动大科学设施、国家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在张江集聚,吸引全球高端人才、知识、技术、资本等各类创新要素荟萃,使上海成为亚太地区获取全球性创新资源最便捷的城市。
开工建设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基本建成超强超短激光、软X射线、活细胞成像平台等大科学设施;把张江建设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种类最全、综合能力最强的光源大科学设施集聚地,推动生物医学大数据、平方公里阵列望远镜亚洲科学中心等新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上海。
亚洲医学中心城市
全面实施“健康上海2030”规划纲要,围绕亚洲医学中心城市建设目标,发展高水平的健康服务业,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健康医疗服务需求。到2020年基本建成医学科技领先、高端医疗服务业发达、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健全的亚洲医学中心城市。
大力实施“腾飞计划”,创建一批国际领先水平的专科,巩固一批国内一流水平的专科,发展一批重点亚专科和新兴交叉学科,打造代表国家最高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的高质量临床重点专科体系,到2020年争创2家以上国家医学中心,建设10家以上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特色鲜明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15个以上国家级临床重点学科。
“服务到家”计划
实施“服务到家”计划,推进建设集家政、餐饮、洗衣、维修、理发、生鲜、寄存、快递、再生资源回收等为一体的社区便民生活服务示范点,努力破解人民群众“最后一公里”服务难题。
城市“大脑”和“神经末梢”建设
围绕加强城市智慧治理,加快推进“城市大脑”建设,以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信息平台为基础,聚焦规划、土地、房屋、交通、环保、建筑、水务等重点领域,综合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加强智能决策技术应用。加强城市管理“神经末梢”建设,打造感知敏捷、互联互通、实时共享的“神经元”系统。
城市“精美成长”
进一步丰富“城市色彩”,促进城市“精美成长”:统筹推进旧区改造、历史风貌保护和城市更新;全面提升城市景观品质;每年创建一批“美丽街区”“美丽家园”“美丽乡村”;全力推进垃圾综合治理,推动“五违”整治转向无违创建,加大大气、水、土壤等重点领域环境治理力度,加快建设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宜居宜业之城。
2018年完成100公里重点区域架空线入地和多杆合一;道路整洁优良率保持在92%以上;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实现单位生活垃圾全面强制分类全覆盖,居民区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
标志性服务大使
开展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人才技能提升计划,加强服务业相关学科专业建设,支持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和科研院所与有条件的服务企业合作建设人才培养和实训基地,鼓励采用“订单式”教育、“定制式”培养等方式,造就一批标志性服务大使,为服务业发展输送更多适用性、高技能人才。
知识资本化为核心的激励机制
完善以知识资本化为核心的激励机制,通过服务技术入股、管理入股、股票期权激励等多种分配方式,在住房、配偶就业、子女上学等方面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吸引集聚一批服务业领军人才、高端人才和综合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