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惟
第六届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上交会)今天拉开帷幕。本届上交会主题是“创新驱动发展,保护知识产权,促进技术贸易”,总展览面积3.5万平方米,预计将有5万人次观众前来参加这场绚丽多姿的科技“嘉年华”。作为国家级技术贸易平台,上交会发挥集聚、集成、集散功能,在引领技术创新方面独树一帜,正成为上海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
看一看每年都在“刷新”的上交会世界顶级技术“菜单”,就能掂出其“分量”。人工智能、大数据、新能源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已经连续几年成为上交会的“主角”,如今很多都已演化为市场“明星”——无论是第一届的胶囊胃镜、第二届的特斯拉汽车,还是今年云迹科技的机器人“送货员”,都是最先进、最尖端科技成果在市场中的探路先锋。
奥妙在于,上交会不是做“秀”的“T台”,它致力于解决生活里的难点、痛点。云迹科技展示的机器人送货员“润”可以乘坐电梯,用电话通知客人,按时将客人要的货物送到门口。同样,方立数码科技的“银行机器人”近日也出现在了上海的首家无人银行中,专职为客人解答问题。在今年上交会新设的7500平方米人工智能和智能服务机器人专区,还能见到更多令人耳目一新的机器人。
不做“T台”的上交会,其实是一个放在全球竞技体系中的“擂台”,许多企业来这里“打擂”。比如,上海智能制造与机器人重点实验室研制的康复机器人iRego,结构紧凑,灵活轻便,能够完成高端康复机器人80%的核心训练,价格却只有国外同类产品的八分之一,显示了强大的国际竞争力。
支撑起“擂台”的是上交会始终为优质创新资源和尖端技术大开“绿灯”的努力。今年亮相的云从科技是中国银行业人脸识别第一大供应商,目前在国内银行系统的市场占有率约为72.7%。此次上交会,云从科技推出“3D结构光人脸识别技术”夺人眼球,其准确率高达99%以上,速度以毫秒计算,还能防御面具、视频等欺诈手段。
张江“生物银行”由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牵头筹建,已建立“重大疾病生物样本资源中心”与“生物样本虚拟信息中心”,是集约化的第三方存储中心,预计将有1000万份生物样本的储存能力;视缘(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展示的车辆外廓仪可以非接触、远距离测量,测量误差小于0.5%,填补了国内空白。这些尖端技术源源不断走进上交会,通过上交会的舞台挺进市场,有力助推中国经济能级提高。
短评
以开放姿态服务全球创新者
今天,第六届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上交会)正式拉开帷幕。作为我国第一个专为技术贸易设立的国家级、综合性展会,上交会经过五年实践探索,其意义已远远超出展示交易的范畴。
创新,是一个多元而奇妙的过程。它既强调独创,以“人无我有”的作为凸显价值;同时强调开放,以包容合作的姿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上海目前正在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纵观当今世界,重要的创新中心无不通过构筑强大的创新生态,为众多创新主体提供充沛的发展机遇,进而体现影响力和辐射力。从这个角度出发,一年一度的上交会,正在成为一个服务全球顶尖创新者,为其提供机遇、助其预见机遇、最终使其把握机遇的枢纽。而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也得以展现出更大、更广泛的影响力。
五年来,上交会既为国内企业提供面向全球寻找解决方案的渠道,也为海外科技创新资源在中国落地提供接口。通过“主会场+分论坛”“主宾国+境内主宾城市”“技术发布+资本对接”“3天+365天”等丰富立体的办会模式,上交会不断突出创新、开放、服务理念,凸显其作为全球创新者“机遇枢纽”的独特价值。
创新,是上海承担的国家使命;开放,是上海最大的优势;服务,是上海的核心功能。在促进创新、扩大开放、深化服务等方面,上海可以借上交会契机进一步做大优势,为改革开放再出发集聚强大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