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何易
上海今年年初推出“聚英计划”,让外籍人才可更方便地在沪申请永久居留身份证。昨天上午,包括瑞士籍诺贝尔奖得主库尔特·赫尔曼·维特里希在内的六位外籍人才领到了在华永久居留身份证。
80岁的维特里希曾获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现在是上海科技大学特聘教授。昨天上午9点半,他和妻子一起走进位于浦东民生路的上海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西大厅,拿到了期盼已久的永久居留身份证。维特里希告诉记者,他很高兴获得这份“荣誉”,感谢中国对他的认可,也感谢为他提供的工作和生活便利,“最好的时刻要与家人在一起———我们今天都把太太一起带来分享喜悦。”说着,维特里希还俏皮地用眼神指引记者看向其他五位领取永久居留身份证的外籍专家和他们的妻子。
据了解,维特里希是结构生物学领域的领军人物,致力于开发和研究生物大分子的液体核磁共振技术。2013年起,他在上海科技大学担任特聘教授,并在上海张江创建了学校首个核磁实验室。
外籍科学家在中国工作,过去有很多不便:他们通常要在签证规定时间内离开,而且每次签证延期都必须重新申请并来中国办理。上海科技大学人力资源处何雨霖告诉记者:“维特里希教授受聘于上科大五年,每次来中国都需要办理签证并准备许多材料。由于年龄超过70岁,他只能一年一签,这占据了他宝贵的科研时间。获发永久居留身份证对教授和学校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上海很美,周末这两天我们都在世纪公园———很多花都开了。”维特里希教授的妻子玛丽安告诉记者,她也申请了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等拿到之后,会去更多地方旅行,感受更多“中国热情”。
记者从上海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获悉,此次新获得永久居留身份证的外籍人才还有上海交通大学的拉提欧·图尔多·斯蒂芬教授、上海万力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毛伟力、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首席风险官王勇、美国泰瑞公司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任天进、西诺德牙科设备商贸(上海)有限公司高级产品经理曾凯乐———既有基础研究领域的科学家,也有应用研究领域的领军人才,还有上海重点产业领域的企业家。
上海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还于昨天同步推出“外籍人才网上申请当场取证”服务。这是上海警方落实不久前刚结束的上海市人才工作大会精神,为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人才制度体系,推出的又一项服务海外人才引进工作的出入境新举措。据悉,凡经中国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或上海人才主管部门认定的外籍高层次人才,以及上海科创职业清单所属单位聘雇并担保的行业高级专业人才,只要在网上申请工作居留,三个工作日后,就可以到出入境管理局受理专窗直接办理、一小时即可取证,办证时间从七天缩短到一小时。
■相关链接
2018年初,上海推出“聚英计划”,为外籍人才办理永久居留、长期居留、人才签证、口岸签证等提供便利,其中有七项政策标准专门围绕申请永久居留身份证而设计:
■年工资性收入和税收符合标准的外籍人员
■持五年期“人才”类工作居留许可,且连续在上海工作满三年的外籍人才
■经“双自”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主创新示范区)推荐,符合认定标准的外籍高层次人才
■具有博士学位,或在“双自”“双创”单位连续工作满四年的外籍华人
■在上海投资达到相应规模和要求的外籍人员
■外籍首席专家和科技领军人才科研团队中的核心成员
■外籍学生从国内重点高等院校或境外知名高校毕业后,在上海工作且符合一定条件的
此外,属于国家“千人计划”的外籍人才也可以申请在华永久居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