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8年03月24日 星期六
7
经济观察

虚拟SIM卡重新启动


eSIM卡又称“内嵌式SIM卡芯片”,简单地说就是将传统SIM卡直接嵌入到设备芯片上,而不是作为独立的可移除零部件加入设备中,用户无需像现在一样插入物理SIM卡,所以有时它又被称为虚拟SIM卡。

    ■周玲

    在经历“全网率先开通”、随后又被“紧急叫停”的一系列波折后,中国联通针对苹果手表 (Apple Watch3)的“eSIM一号双终端”业务终于重新启动。日前,中国联通在上海、天津、广州、深圳、郑州、长沙6个城市再次开放了苹果手表的业务受理。

    所谓“eSIM一号双终端”,指的是用户一个卡号可以被用在两个终端上,一个是手机、一个是手表,其中手机使用的实体SIM卡,而手表则使用虚拟SIM卡。苹果的Watch3(GPS+蜂窝网络) 就是典型的“eSIM一号双终端”的应用场景,Watch3和iPhone共享一个电话号码和套餐资源,但同时Watch3可实现独立蜂窝移动通信。用户在没有携带手机的场景下,可通过手表完成手机的部分功能,包括接听拨打电话、查收微信、听歌、导航,以及使用支付宝、微信钱包等进行移动支付。不过,目前“eSIM一号双终端”暂不支持附属终端开通短信、国际长途、国际漫游业务以及基于SIM卡的NFC支付业务。

    2017年9月22日,苹果Watch3在中国上市当天,联通曾抢先于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宣布开通“eSIM一卡双终端业务”,但几周后该业务被叫停。今年早前时候,中国联通又对外发布消息称,“eSIM一卡双终端业务”已获工信部的许可证,中国联通同时表示,已经与苹果公司开展eSIM终端产品合作,建成了全球首个运营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eSIM管理平台,开发了中国市场唯一的eSIM电子证书服务体系,完成了IT支撑系统的全网升级改造,推出了基于eSIM的消费物联网解决方案,也促成了这一次eSIM业务的重新启动。

    截至目前,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尚未获得“eSIM一号双终端”业务试点许可。

    eSIM卡在国内“落地”,预示着智能终端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始。

    eSIM卡又称“内嵌式SIM卡芯片”,简单地说,就是将传统SIM卡直接嵌入到设备芯片上,而不是作为独立的可移除零部件加入设备中,用户无需像现在一样插入物理SIM卡,所以有时它又被称为虚拟SIM卡。传统的SIM卡把用户锁定在一个服务网络中,而虚拟SIM卡可以使得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可穿戴设备使用者在便利地更换终端的同时,也降低了转网成本,可以更方便地更换运营商,因此在引入之初,一度受到运营商的抵制。但随着国内物联网市场迅速发展以及可穿戴设备市场的持续升温,加上GSMA协会于2016年颁布基于消费电子的eSIM远程配置规范,国内运营商对于eSIM的态度有了明显改观。

    据了解,除了苹果,三星、华为等科技巨头已经在为eSIM研发相应的智能产品。同时,来自市场研究机构的研究报告称,在全球范围内,eSIM卡的市场渗透率在2022年将达到50%。eSIM卡也给用户通信业务办理带来极大方便。以Apple Watch3激活为例,用户只需要打开iPhone配合,一步一步就可以激活了,无需跑去营业厅。未

    来理想的情况是,打开内置eSIM的终端,自己选择运营商、号码、套餐等,这些套餐、号码就写入到了这张芯片里。

    此外,用户还可以选择新的运营商,也不必去营业厅办理退网。这可能导致运营商的业务竞争更加激烈。当然,各个地方有关通信业务的管理规则和制度不同,技术上可实现未必最终会变成现实。

    本版插图:视觉中国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