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张懿)上海正打算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培育出更多“独角兽”。昨天,2017年度上海新认定的469家“专精特新”企业在上海展览中心获集体授牌。至此,本市目前“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已达1665家。
据介绍,目前市经信委正在牵头制定支持高成长性创新企业的行动计划,努力创造一切机会加大政策供给,帮助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为上海的“独角兽”企业,提升企业创新活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
以2016年度数据为例,上海“专精特新”企业年销售收入共计3208亿元,户均1.92亿元,利润总额252.5亿元,户均1516万元。其中,227家企业设立了国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或院士工作站;515家企业研发投入比例达到或超过10%;117家企业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上海名牌商标等品牌称号。
历时七年,市经信委组织扶持的“专精特新”培育工程中,已涌现出不少国内乃至国际“隐形冠军”。例如,上海鸿辉光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15年努力,已稳健成长为注册资金1.3亿元、年产值近8亿元的新三板挂牌企业公司,成为一家国际级光通信行业“隐形冠军”。上海复宏汉霖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拥有全球领先的单克隆抗体构建和产业化技术,在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发布的 《2016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 中,以31.8亿美元估值雄踞中国“独角兽”榜第24名。
据上海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协调办公室负责人介绍,本市持续推出了一系列“专精特新”扶持政策。在企业家培育、人才招聘、解决融资难题、降低企业成本等多方面给予实际的支持,并通过遴选,使得上海“专精特新”企业中的部分“小产品、好产品、放心产品”能够对接经信系统105家单位30余万名工会会员,并拥有获得进入振华重工、中国商飞、江南造船、航天八院等央企的供应链的机会。
从昨天起,市企业服务云还将为本市“专精特新”企业、重点培育创业企业以及高成长性创新企业等开通特殊通道,帮助解决企业诉求。据悉,市企业服务云App版已于本月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