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8年03月16日 星期五
7
综合

今年重点关注农村市场和公共安全,加大消费预警力度粉碎市场谣言

“3·15”晚会: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力量


    ■本报记者 徐晶卉

    六斤核桃、六禾核桃等模仿饮料专销小城市,进口大众途锐存在严重质量问题,酷骑单车用户押金退不了……昨晚的央视“3·15”晚会,围绕“共建秩序、共享品质”主题,直击侵权、违法和不正当竞争,揭露了一批问题企业,守护责任、守望公平和正义。

    “3·15”成企业态度转变“临界点”

    汽车领域一向是央视“3·15”晚会上公众聚焦的热点。今年央视“3·15”晚会第一弹就瞄准了进口大众途锐发动机进水的严重质量问题。近年来,包括上海、西安等多地的“大众途锐”车主向4S店反映,行驶途中发动机突然失灵;4S店维修人员经过检查发现,车辆熄火的原因与发动机进水有关。有车主用水枪模拟大雨,仅过了10分钟,就发现进气道末端原本干燥的地方已经浸湿了1/3。

    面对车主的多次投诉,大众给出解决方案:拆下进气管道不必要的排水阀,以强化排水功能。然而,车主们表示了自己的担心:“我们不敢越野了,也不敢涉水了,买这个车的意义不存在了。”

    有意思的是,“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之前,大众途锐宣布对2015-2017年部分进口途锐进行召回,总计33142辆,“3·15”成了企业态度转变的“临界点”。

    除了汽车领域,今年央视“3·15”晚会还对农村市场山寨饮料泛滥、珠宝消费“坑子”多等问题点名批评,农村市场和公共安全成为两大重点关注领域。

    加大消费预警力度粉碎谣言

    1991年,第一届“3·15”晚会在央视与观众见面,到今年已是第28届,不仅唤醒了消费者的维权意识,更成为规范市场秩序、传播国家法规政策的重要平台。“3·15”也从一个简单的数字变成了维护消费者权益的代名词,成为国家有关部委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力量。

    “3·15”晚会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去年全国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通过各种渠道共受理消费者诉求898.61万件,同比增长11.2%,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5.67亿元,同比增长95.6%。据悉,今年3月15日,基于大数据应用的加强版12315互联网投诉平台上线,将更加有助于消费者网上投诉。

    政府部门的行动力度也在加大。过去一年,国家质检总局召回缺陷汽车2004.8万辆,召回缺陷消费品2702.6万件,完成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治理19.19万处,查处环保不合格固体废物原料5.2万吨。

    与此同时,中消协在过去一年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做了诸多努力。去年共享单车企业出现一轮“倒闭潮”,仅涉及人去楼空的酷骑单车一家,中消协就收到了21万次投诉,涉及押金超过10亿元。针对押金难退的问题,中消协通过公开约谈企业、召开专家论证会、发出建议函、申请执法部门立案、申请全国人大对网络平台押金收取监管尽快立法等方式,积极为消费者挽回损失。

    除了曝光案例,今年的晚会还加大了消费预警力度。针对很多市场上的谣言,如“番茄与大闸蟹一起吃会中毒”“用注射器向西瓜内注射色素、甜味剂”等,联合国家权威部门、联合专业的实验室,用试验的手段、用最权威的方法,把这些谣言背后的数据解读出来。

    用制度规范秩序,用改革提升品质,用规则维护公平,用行动捍卫尊严。据悉,今年我国将全面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动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在新时代舞台上实现新目标,拉近人民与美好生活之间的距离。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