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8年03月03日 星期六
5
要闻

创新助“小产品”闯向“大市场”

一批手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专利的企业在华交会上大展身手


    ■本报记者 陈惟

    劳动密集型产品一定“低端”吗? 日前拉开帷幕的第28届中国华东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上,杭州一家公司自主设计的一款宠物用“三合一镭射不倒翁漏食球”,居然可以带来80万美元的出口额。煮食时水开了,一不留神汤就溢出来,但上海一家公司出样的防溢出不锈钢锅,解决了这个生活中很小的“大问题”;重量只有80克的“迷你伞”,好不好用? 福建一家公司采用碳纤合金制成的时尚伞,手感轻巧,还用上了仿绒面料,年销售突破7000万美元。

    有技术支持的创新,让许多看似普通的小产品“脱胎换骨”,不仅身价倍增,而且成为了国际市场上的“抢手货”。

    感光感温泳衣畅销欧美

    普通泳衣卖不出好价钱,但福建晋江一家公司的产品却赢得了欧美买家的青睐,因为他们采用了可以感光、感温的面料,海滩边,你穿的泳衣会因光照和温度变化而呈现不同花色,博得“眼球”无数,这种产品哪能不受年轻买家的喜欢?

    同样,传统的床垫、被褥、睡衣,或因时间久了,或因天气缘故,会产生异味,这种先天不足也是开拓市场的障碍,上海一家公司运用新工艺制造出可以消除异味的同类产品,一举占领欧洲和日本市场,年销售超过2000万美元。

    我国是丝绸大国,但产品款式单调也使不少出口企业“捧着金饭碗,却愁没饭吃”。浙江一家公司近年来运用先进技术开发出凉桑玉功能纤维真丝织物、超细异形纤维真丝织物等新型面料,去年出口额达2.5亿美元,其中欧洲占52%,美国占36%。

    小小折伞赢得大“空间”

    小小一把折叠伞能够畅销五大洲128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靠什么?晋江一家伞业公司的销售员揭秘说,“手中”握着以自动开合技术为核心的产品线,他们能够设计、生产、加工、销售晴雨伞、沙滩伞、塑料环保伞等系列产品。他打开一把大伞介绍说,这是能够抗御10级大风的雨伞。另一把看似不大的雨伞,却可以变戏法似的从原先的58厘米直径,“摇身一变”成75厘米,再大的雨滴,也毫发不湿。

    依靠技术专利也使卖宠物产品的杭州一家公司创造了高达1亿美元的销售业绩,该公司在宠物用品设计领域积淀了丰富的技术储备,包括产品成型技术、远程色彩信息传递及图文转换技术、宠物益智玩具镭射集成模块技术、宠物领域智能开发技术、面料生物酶处理技术等。目前,该公司已取得专利权96项,其中国外专利3项、国内专利93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实用、创意商品让欧美客户心甘情愿地掏“腰包”。

    手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专利,是我国外贸企业走向世界,并不断走向价值链高端的“不二法宝”,这样一批企业正在华交会上展示身手。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