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8年01月26日 星期五
3
上海两会特别报道

委员建言

别错失涉外法律服务业发展机遇


    本报首席记者 张懿

    作为我国对外开放排头兵,上海在涉外法律服务业的发展上拥有优势。市政协委员、瑛明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陈贵建议上海抓住“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加强顶层设计,努力成为国际法律服务中心和“一带一路”建设涉外法律服务桥头堡。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国家推出一系列政策,支持涉外法律服务业发展,鼓励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法律服务。陈贵说,上海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定位是“桥头堡”,而随着自贸试验区改革、“五个中心”和卓越的全球城市建设的推进,上海发展涉外服务业具有战略优势和区位优势。但当前,上海律所的国际法律服务能力普遍较弱,不少涉上海的“一带一路”建设法律服务项目中,上海律所不仅难以与境外律所竞争,而且比不过一些兄弟省市。根据去年底发布的《上海律师涉外法律服务情况报告》,上海目前从事涉外法律服务业务的律所有233家,其中涉外业务收入不足500万元的占82%。

    陈贵说,“一带一路”建设为上海涉外法律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一方面,国内市场主体“走出去”后,无论是设立分支机构,还是进行投融资、开展收购兼并,都离不开法律服务。另一方面,我国会越来越多地参与国际游戏规则制定,这也需要法律服务保驾护航。

    在向本次政协大会提交的一份提案中,陈贵建议上海瞄准建设“国际法律服务中心”和“一带一路”涉外法律服务“桥头堡”的目标,对涉外法律服务业发展作整体谋划,鼓励本地律所通过各种方式,把服务触角延伸到“一带一路”沿线。对于相关人才匮乏的问题,上海应在推动高校法律专业开展双向人才培养的同时,鼓励高层次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展业,并更积极地推动外籍律师“为我所用”。

    陈贵强调,摆在上海涉外法律服务行业面前的是一个历史性机遇,一旦错过,再想要急起直追,将变得非常困难。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