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席记者 樊丽萍
任教于美国莱斯大学布朗工学院的斯潘诺斯教授,是此次摘获2017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技合作奖的七位外籍学者中,唯一一位来自工程领域的科学家。
在第一时间听到这个好消息后,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李杰这样评价斯潘诺斯:“这个奖颁给他,实至名归。”李杰和斯潘诺斯之间的学术合作已长达十年,他俩联合指导的研究生中,已有四人走上了学术研究道路。2016年,同济大学工程可靠性与随机力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成立,该中心的中、外方主任,正是由李杰与斯潘诺斯分别担任。短短两年,该中心举办了数次高级别学术论坛,国际影响力日隆。
在国际土木工程与机械工程等领域,斯潘诺斯具有很高的学术地位,集数院“院士”于一身:他是美国国家工程院、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同时也是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希腊科学院院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在结构随机振动和非线性力学领域,斯潘诺斯是世界公认的顶尖专家,曾先后获得美国总统青年科学家奖、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弗洛伊登瑟尔奖”“纽马克奖”“冯·卡曼奖”,以及德国洪堡高级研究奖等诸多荣誉。
李杰回忆,十年前,斯潘诺斯教授受邀到中国访学,顺道造访了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在参加了这里召开的数次国际学术会议后,斯潘诺斯欣然接受了同济发出的聘书,成为该校讲座教授。2013年,他受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
“和斯潘诺斯熟悉之后,他多次提醒我们,启动国际学术交流、召开大型国际学术会议,邀请一些在学术界真正有分量的学者。”在李杰看来,只有抢抓机遇、聚集更多像斯潘诺斯这样“重量级”的学者,才能在不断推进办学国际化的过程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如何在世界前沿领域做出原创性成果,提供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国际交流与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李杰介绍,由于常年担任两本国际顶级期刊的主编,斯潘诺斯的学术视野非常广阔,思维异常活跃。“现在互联网非常发达,中国学者和国外学者在获取资讯方面已没有时间差。新知识不断产生,新论文每天都在发表,但到底哪些大问题是需要研究者花时间重点投入,哪些研究方向和领域值得关注,斯潘诺斯的学术判断力对我们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李杰说。
近年来,除了在同济讲学并开启更多科研合作,斯潘诺斯还走访了国内很多知名院校,通过学术交流,在更大范围内分享土木工程学的前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