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颖婕
今年暑假,有一支来自上海的初中女足在全世界规模最大的青少年足球赛事“挪威杯”青少年足球锦标赛中,以7战全胜、进61球仅失1球的战绩勇夺7人制Class-P组别冠军。这支荣耀之队出自普陀区梅陇中学———一所致力于用体育精神点亮学生生命之光的学校。
1964年建校的普陀区梅陇中学,是普陀当地百姓一致公认的“家门口的好学校”。
课间、午休,只要一有时间,学生们就爱往操场跑,足球、篮球、网球、绳操……孩子们尽情挥洒着汗水,接下来再认真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在校长卫洪光看来,让学生充满旺盛的生命力,是学校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而体育就是最好的载体。
“女足一条龙”模式,培育绿茵场上的“铿锵玫瑰”
梅陇女足为何这么“牛”? 一定程度上要归功于普陀区推行的“女足一条龙”模式。据了解,从1993年起,普陀区开始实践探索女足人才培养之路。最初,普陀区以金沙江路小学为依托,成立了一支小学生年龄段的女子足球队,之后曹杨二中、梅陇中学也成了“女足一条龙”模式的参与学校。
作为“龙腰”,十多年来,梅陇中学为中国女足、上海女足等一线队伍输送了张颖、季婷、孙凌、尤佳、徐雯佳等60名主力队员。这些“铿锵玫瑰”勇敢征战世界和国内赛场,蜚声足坛,她们是普陀的光荣和骄傲,而梅陇中学也成了名副其实的“足球摇篮”。就在前两天,梅陇女足获得了今年全国青少年足球冠军杯总决赛U12组冠军、最佳阵容、最佳球员、最佳教练、玫瑰之星。
在卫洪光看来,“女足一条龙”模式是体教结合的一个范本,它解决了女足精英人才培养的专业化问题,促进了女足队员的可持续成长,并为她们全面发展、全面教育提供了保障。“除了进入专业球队的部分队员,很多人在升学方面也表现得很出色。2012年毕业的任晓彤考上了复旦大学,其他考上东南大学、华东师大的孩子还有不少。”卫洪光骄傲地说。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在梅陇中学,女足精神已经成了一面旗帜,她们的口号“做好人、读好书、踢好球”不但激励着女足队员们能吃苦、敢拼搏,也同样鼓舞着学校中的其他学生热爱体育、热爱生活、热爱学习。“这样的孩子将来无论在什么行业,都会是受欢迎的人才。”
以优势项目为引领,将体育置于育人高度
眼下,足球已经成了梅陇中学的一张闪亮名片。以此为引领,学校将体育置于育人高度,开始积极探索体育德育一体化建设。
卫洪光介绍,学校首先推行了“足球进课堂”项目,两年来,全校学生参与足球运动的热情明显提高。此外,多样化的体育项目也进入了学生的选择清单,比如网球、桥牌、象棋、斯诺克、绳操,等等。目前,学校共有体育校队18支,其中光足球校队就有3支,即专业女足、业余女足和男足。在“全校总动员式”的体育文化中,梅陇学子的中考体育成绩一年比一年突出,之后,学校还把坚持体育运动的好习惯渐渐辐射到了周边学校和社区。据了解,2009年,学校成立了民非组织“体育俱乐部”,承担了双休日、节假日的校外体育教育任务。每个周六全天、周日上午,附近的学生、居民都可以来到梅陇中学参与体育运动。学校每年举办的两场运动会,也欢迎家长参与。
“体育是一种非常健康的生活方式,热爱体育是一种很闪光的精神。”卫洪光认为,体育不仅有利于运动技能、体能的提升,其中也蕴含着很多珍贵的品德,如尊重对手、欣赏别人、规则意识等,无论从哪个角度考虑,学生们都可以在体育运动中获益良多。
人文艺术和科学精神融合,放眼学生终身发展
在卫洪光的设想中,他希望梅陇中学是这样一所学校———在这里读书,课业负担不会很重,也不会很轻,但是很多有趣的活动能够融入教育教学中,让孩子们真正地、快乐地“学习生活”。为此,学校尤其重视全面教育,除了加强体育运动之外,人文艺术和科学精神的融合也处处可见。
目前,学校已经形成了管乐、民乐、舞蹈、陶艺、版画、书法等多个艺术优势项目,除了校内专职教师开课以外,学校还专门邀请校外的专业教师来校辅导。“我们希望每个学生能够在四年间掌握一门艺术,并具备基本的音乐、美术赏析能力。”在每年美育节的“班班唱”活动中,孩子们唱响一首首充满正能量的革命歌曲,德育教育同样渗透其中。由学生管乐队演奏的“新年音乐会”更是全校师生、家长每年翘首以待的艺术盛宴。卫洪光透露,在不久的将来,学校还计划成立一支学生交响乐团。
在打造科技特色方面,学校以“结构与智能化”为核心,开发了多门STEM (即科学、技术、工程、数学) 校本课程,如机器人、3D打印、现代生物、气象学、城市工程等。目前,学校已经建造了气象站、生态馆等用于课程教学,明年还将建造一个地理馆。卫洪光表示,科技创新有助于学生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在未来的科技教育中,梅陇中学将重点加强问题式教学、项目式教学、跨学科学习。
当今社会存在教育功利化的现象,对此,卫洪光认为,学校价值根植于社会价值,但是学校教育一定要牵制功利化。改善教育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学校教育要关注学生今天的学业,更要关注他们一生的生存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