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许旸)2017中国上海国际童书展昨天开幕。记者发现,比起单一知识点的输送,眼下不少童书更注重融合多门学科,以“大人文”概念为孩子开启通往科学与艺术的大门。
一个微笑需要调动多少块面部肌肉? 食物要花多长时间才能通过六至八米长的肠道?有业内人士注意到,不少精品童书借助图画与文本的创意组合,跨界链接不同学科知识领域,这成为童书展一大亮点。比如,《人体城市》绘本巧妙结合了医学、解剖学与艺术构思,将人体结构、功能等术语,用妙趣横生的比喻表述出来,全书500多个细化知识点配上插图,既浓缩了人体运行信息,也是一个个亟待触发的知识点,让读者在获取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在脑海中建立完整思维框架。“科学帮帮忙系列”涵盖了建筑学、生理学、食品科学等主题,包罗近200个科学实验和游戏,让小朋友在破案故事中提升逻辑思维和动手能力。
有资深童书编辑谈到,相较对信息的单纯积累,不少童书倡导开放的探索发现式学习,引领孩子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掌握认知探索世界的方法,体现了通识教育的趋势。比如,“淘气大王董咚咚灾难求生系列”新推五种,对应地震、火灾、台风、洪水、传染病等灾难环境,融合了科普知识、逃生自救指南、地理学等。全球分级阅读典型“Journeys英文分级读物系列”,涵盖自然、社会学等诸多方面,培育发掘孩子的潜能。“童空间·图像小说”则跨界文学、历史、传记、科幻、动漫等题材,令人耳目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