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年11月09日 星期四
6
教科卫;广告

国内首艘远洋渔业资源调查船“淞航”号开启首轮科考之旅

出征南海开展综合资源调查


“淞航”号离开芦潮港出征南海,开启首轮科考之旅。 (卢卫平供图)

    本报讯 (记者樊丽萍)昨天,国内首艘远洋渔业资源调查船“淞航”号离开芦潮港出征南海,开启了首轮科考之旅。据介绍,“淞航”号首航时间为11月8日至12月15日,行程数千海里。

    “我们航行的海域将从100米水深至4000米水深,以适应不同设备对深度的要求,并将利用科学设备调查该海域的水文气象环境等特征,利用声学仪器和渔具取样调查该海域的中上层鱼类资源种类、资源密度等变动规律。”“淞航”号首席科学家、上海海洋大学教授戴小杰介绍,试验和验收“淞航”号的七大科考设备系统和三大渔捞系统,也是本次主要的科学任务。其中,七大科考设备系统,包括海洋水文声学探测系统、绞车及绞钢机系统、利用光谱探测系统、海洋生物和鱼类调查系统、海洋大气环境监测及气象遥感系统、海洋水文采样检测系统、辅助设备及甲板调查作用支持系统;三大渔捞系统是指拖网、金枪鱼延绳钓和鱿鱼钓。

    据悉,“淞航”号今后的主要航行海域在北太平洋、东南太平洋(秘鲁外海)和西南大西洋(阿根廷外海)等海域,按无限航区设计。“淞航”号主要承担金枪鱼、鱿鱼、竹筴鱼及南极磷虾等重要远洋渔业资源的调查研究任务,国家远洋渔业资源和新渔场开发的任务,远洋捕捞中底拖网、变水层拖网、金枪鱼延绳钓、灯光鱿鱼钓以及新作业方式的研究工作,以及大洋环境的观测和遥感数据接收工作。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