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张晓鸣) 又一款国之重器——亚洲最大绞吸挖泥船“天鲲号”建造完成。3日,由中国交建所属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天航局”) 投资并联合设计,上海振华重工建造的6600千瓦绞刀功率重型自航绞吸挖泥船“天鲲号”在江苏启东成功下水。这标志着中国疏浚装备研发建造能力进一步升级,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与被网民戏称“造岛神器”、同为天航局旗下的现役亚洲第一大绞吸挖泥船“天鲸号”相比,“天鲲号”的性能已全面超越。从个头来看,“天鲲号”甲板面积就有九个篮球场大小。长140米、宽27.8米、最大挖掘深度35米的“天鲲号”,绞刀功率提高到6600千瓦,最高可达9900千瓦,标准疏浚能力达到每小时6000立方米,最大排距提高到了15公里。根据地质条件,配置通用、粘土、挖岩及重型挖岩4种不同类型的绞刀,可以开挖单侧抗压强度50兆帕以内的岩石。
2015年12月,“天鲲号”在上海振华重工启东造船厂正式开工建造。作为“天鲲号”的建造方,上海振华重工依托自身在港口机械制造以及海工重型装备的研发制造能力,十年前就开始进入船舶制造业。在“天鲲号”建造过程中,每个关键设备技术和安装工艺都精益求精,确保了这艘亚洲最先进的重型自航绞吸挖泥船成功下水。随后船舶将进入舾装和设备、系统调试阶段,预计明年6月投入施工生产。
据介绍,“天鲲号”全船布置了柔性钢桩台车系统,三缆定位系统、航行视线问题解决等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装备了亚洲最强大的挖掘系统、最大功率的输送系统,可实现自动挖泥、监控及无人操控,适用于沿海及深远海港口航道疏浚及围海造地。船上专门配备了低硫转换装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泥泵封水泵、智能海水冷却系统,达到节能环保的要求。船的上层建筑与主船体的连接安装了主动气动减震装置,可以有效减少和隔绝船舶施工期间低频振动对上层建筑的影响,保证船员居住生活的舒适和设备的安全运转。
中国是世界疏浚大国,中国的疏浚船舶先后经历了整船进口、国外设计国内建造、国内自主设计建造的“三步走”,其中天航局扮演了重要角色。天航局于2006年成功建造中国第一艘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化大型绞吸挖泥船——“天狮”船,彻底打破了国外挖泥船的技术垄断。以此为开端,天航局自主设计建造各种类型挖泥船30余艘,其中包括现役亚洲最大的自航绞吸挖泥船“天鲸号”。这些船舶的成功建造,使中国挖泥船建造水平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并带动了我国挖泥船绞刀、耙头、泥泵等关键机具,装备及零部件的国产化之路,实现了我国疏浚装备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