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席记者 樊丽萍 通讯员 屈琳琳
“秋风起,蟹脚痒”,眼下又是一年吃蟹季。今年的大闸蟹,产量和规格虽普遍好于去年,但受制于养殖环境的影响,部分大闸蟹个头不大,直接影响其经济价值。
就在这两天,辽宁盘锦的一些水产养殖户给上海海洋大学的养蟹专家成永旭教授带来一则好消息:全程使用了成永旭团队研发的“稻田养蟹+饲料优化”水产养殖技术后,年初拿来做试验的100亩养蟹稻田里,出产的大闸蟹明显块头大了,更能卖出价钱了,当地农民增收在望。
“只有让蟹从小吃得安全,才能最终确保老百姓餐桌上吃得安全。”成永旭说。
大闸蟹要养出“大块头”,得从“吃”上下功夫
从东北到江南、从高原到山区……上海海洋大学创造过很多河蟹养殖的奇迹。近年来,学校通过产学研合作,跟不少地区合作研发出盘山模式、高淳模式、当涂模式等河蟹养殖模式,教授团队们通过系统研发并传授生态养殖技术,不断提高大闸蟹的品质。
在河蟹生态养殖技术研究方面,成永旭团队这两年另辟蹊径,走出一条新路。
“我国河蟹的产量逐步提高,但河蟹品质却不升反降,这已成为河蟹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成永旭说,这主要是因为农户使用的饲料来源随意,饲料结构不稳定,此外,养蟹过程中大量消耗诸如杂鱼、螺蛳等自然资源,饵料成本偏高,同时也容易让池塘水质恶化、成蟹规格偏小、品质不稳定。
为此,成永旭决定从控制饲料入手,从水草种植、蟹苗培育投放到全程使用自主研发的饲料,通过打造全新的生态型养殖模式,确保河蟹的质量和产量。而辽宁盘锦就是成永旭团队选的一个试验点。
“说实话,这种养法对传统养殖观念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一直以来,我们进行稻田养殖,已经是在实施生态养殖技术了。农户们一听说米蟹共生的稻田蟹还需要额外增加营养,心里有点打鼓。”在辽宁盘锦,从事河蟹养殖多年的朴远植今年年初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投放100亩稻田做试验。“今年入秋开始,我们明显看到效果了。养出来的蟹明显大了。”朴远植介绍,明年当地决定投产5万亩,推行“三年稻田养大蟹工程”。
从“娃娃”抓起,小蟹苗也有大收益
“养蟹,也要从‘娃娃’抓起。”这是成永旭教授一再强调的观点。去年,他领衔完成的“基于全程配合饲料和营养调控的高品质河蟹生态养殖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为了尽快将全套的生态养蟹技术付诸生产一线的实施,团队不断加大产学研结合的步伐,加快科研成果转化速度。
在上海崇明,农户黄秀良也尝到了甜头。“这几年,普苗每年都赚不了多少钱,而成永旭教授团队生态养殖的蟹苗养殖后劲大,虽然卖价高,但一亩地的产出比普苗能赚到的两倍还多,特别让人心动。”今年,黄秀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投放价格更贵但品质更好的生态苗。
黄龙县,坐落在延安市东南角,像黄土高原与关中平原接缝处的衣褶,这里虽然交通不便,但水土几乎“零污染”。2014年起,成永旭团队把自己的生态养殖投放到了这方水土,积极引导群众养殖大闸蟹,用技术帮助农民实现增收致富、通过扶持特色产业帮助当地脱贫。三年时间,黄龙的河蟹养殖由2014年的二户16亩,发展到今年的养蟹池塘110个,养殖面积425亩,已辐射全县七个乡镇52户。河蟹养殖已经成为该县的产业特色,打造“西北河蟹第一县”成为其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