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年10月15日 星期日
8
通信新干线

展示中国电信“天、地、 海”全新技术与能力

应急通信保障技能竞赛聚焦实战


题图左:找准卫星方位,联接信息生命通道。
题图右:卫星方位用罗盘测算。
上图:打开天线,直指苍穹。

中图:快速架设通信天线。

左图:党员骨干,现场传授经验。
左下图:无人机基站,成为应急通信新成员 本版摄影 王万隆
快速拼装卫星天线
输入卫星方位

架设信息桥梁

观看选手操作

    ■肖卓 王万隆

 

    9月25日 至9月27日,中国电信2017年应急通信保障技能竞赛东部赛区赛事在江苏宜兴举行。来自江苏、上海、湖北等17省 (市) 的中国电信应急通信队员,进行了海事卫星电话、卫星通信、车载应急基站、小型便捷卫星站等专业领域技能角逐,展示出高水准的应急通信装备操作能力、排障能力、协同能力。中国电信应急通信指挥调度系统、空中应急通信平台、超级便携式自动卫星通信天线系统、应急视频推送平台等新技术新能力也首次亮相,全面展示了中国电信“天、地、海”应急通信保障实力。

 

    聚焦实战应急通信人才辈出

 

    此次安排的实操团体比赛,按照实战需求出发,呈现了完整的应急通信保障任务进程。参赛队员需在中国电信的集团应急通信指挥系统中,完成建立任务、上传业务开通照片和视频、关闭任务等环节。个人实操赛,队员需独立开通便携发电机和超小型便携卫星站系统,独立制作馈线头并测量驻波比。聚焦实战的竞赛紧张激烈,参加比赛的都是中国电信各省(市) 公司层层选拔的精英,大家比技能、促交流,为实战积累经验。

 

    本次大赛前,中国电信各省 (市)公司对应急通信保障队伍进行了普及学习与培训。这些富有针对性的培训,推进了应急通信预备队的建设,进一步挖掘和培养了一批应急通信领域的技能型、创新型人才,促进了应急通信队伍整体实力的提升。

 

    除了应急通信演练和技能竞赛外,中国电信还注重通过模拟实战来提升应急通信保障水平。据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战备办公室副主任侯继江介绍,今年以来,全集团进行了68次“不打招呼”式的模拟实战集结。相关应急通信队伍、车辆、设备,须在指定时间、地点完成相关任务。通过模拟实战,发现问题,排除各类隐患,全面提升队伍素养,保证实战的“万无一失”。

 

    练兵千日,用兵一时。在今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和金砖五国领导人厦门会晤通信保障中,中国电信应急通信保障队伍以高水平的专业技能圆满完成任务,他们中的新生力量也在一线得到磨练,交出满意答卷。

 

    全网调度第一时间到达现场

 

    应急通信任务“急、难、险、重”,具有时间和地点不确定性、业务紧急性、网络构建快速性等特点,中国电信应急通信队伍如何做到高效协同?此次竞赛中,我们看到了任务中枢———中国电信应急通信指挥调度系统。它的特点可用十六个字概括:数据集中、能力开放、分级操控、全网协同。

 

    侯继江介绍,中国电信应急通信指挥调度系统可实现全种类应急资源的集约管理、集中调度,包括应急物资、应

 

    急装备、应急车辆、应急队伍、应急电路、应急卫星等。它以事件、任务为核心,通过GIS、多媒体手段的可视化指挥调度,提高各级组织、各岗位应急响应的效率和质量。

 

    四川九寨沟地震发生后,中国电信集团应急通信指挥调度系统立即发现,位于甘肃陇南的一部应急通信车距离灾区最近,随即实施调度,确保了中国电信应急通信以最快速度到达灾区现场。

 

    通过集约化的指挥调度,中国电信应急通信保障实现了“军区”制向“战区”制的转变,打破了区域的限制。应急通信资源和“作战小分队”可第一时间响应,全网还能高效协同,一呼百应。

 

    彰显实力“天、地、海”保障全能行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应急通信保障面临新挑战,中国电信应急通信保障技术、能力、队伍永不懈怠。竞赛现场,中国电信“天、地、海”全方位保障能力得到展示。

 

    由中国电信集团公司负责运营的天通一号01星地面业务,与地面移动通信系统共同构成移动通信网络,提供全天候、全天时、稳定可靠的移动通信服务。“翼星通”则以高效的海上通信服务为海上救援助力。

 

    无人机在竞赛现场展示区亮相,它与卫星通信系统、4G一体化基站等,构成了空中应急通信平台。此平台将应用于“通信孤岛”的场景,在台风、地震、洪水等灾害现场,无人机升空,利用灵活的点对点卫星中继,开通4G应急通信网络。

 

    应急抢修、保障的前后端如何更好呼应,提高救灾效率? 中国电信应急视频推送平台,可将前端采集的视频进行整合,实时推送至应急指挥中心的大屏幕或指定视频平台,还可推送给相关专家的移动终端,以便实施更好的应急通信指挥调度。

 

    许多灾害现场道路不通,应急通信车或设备无法进入,单人可携带的小型卫星站系统此时能发挥关键作用。中国电信在现场展示的超级便携式自动卫星通信天线系统,具备寻星快速可靠、操作简单方便、风稳性能优越、涉水能力强等特点。重量只有12公斤,较之前35公斤重的便携设备更加轻便,应急通信队员可以更加快速地到达保障现场。

 

    便于运输和携带的充气式天线,也得到展示。相比于传统的固面天线,它有更小的收纳体积和重量。在基础设施缺失的情况下,可20分钟内完成布置和对星、雨、雪、风、沙等恶劣环境都能应对。

 

    专业高效搭建比武操作实战环境

 

    中国电信的每次应急通信比武,少不了赛事环境、裁判系统、后台运行等方方面面的全方位支撑。同样,此次东部赛区的比武,由中国电信华东大区与中南大区业务领导小组上海、湖北、福建、广东公司主办,由江苏公司承办竞赛相应的组织协调工作,华东大区及中南大区17个省市应急通信队伍参加。而作为本次比武赛事的发起单位,中国电信上海公司应急通信办公室和上海机动通信局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中国电信上海公司应急通信办公室先期组织4个大区局,以及承办地江苏公司前往现场召开竞赛预审会,勘察竞赛场地。根据集团公司要求设计竞赛方案,讨论确定技术文件和比赛规则,做到统一指挥、协调有序。

 

    同时,为了做好本次竞赛技术保障工作,以上海机动通信局为主要成员的技术支撑组全力以赴、通力合作。从前期参赛装备的统一协调、调度,各类辅助器材配件的采购筹备,到装备展示区方案策划、设备组织、装备介绍及调试工作,再到实操场地竞赛平台/场地的布置以及竞赛传输资源的调配(卫星、光路及数据配置),做了大量的工作。对竞赛支撑保障需求进行了分类整理,细化,并做好了支撑保障人员的统筹安排工作。

 

    中国电信上海公司应急通信办认真筹备、严密组织、从大局出发,认真选拔工作人员,确保了大赛高效运行。同时,上海机动通信局也根据大赛需要,在比赛设施、会务准备、宣传报道及后勤保障等方面提供大力支持,为大赛提供优质服务,营造了安全、和谐的竞赛氛围。

 

    快速的出动执行能力、出色的通信保障效果、稳健的应急通信质量,中国电信应急通信以世界领先的综合保障实力,始终坚守在我国公共安全应急体系的第一线。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