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春晓
历史在那一刻,选择了尊师重教。1867年 (清同治六年),在鲁汇地区诞生的“观涛书院”,拉开了如今称为“上海市闵行区浦江第三小学”的教育旅程。经过长期的办学实践和积淀,“观涛教育人”对教育有着清醒的认识,而起于“观涛”的校园文化的建立,就是学校多年优良传统的传承之途和继往开来的更新之笔。
学校文化是一个既包罗万象又历久弥新的话题。文化可以是一代人共同的记忆,也是对人生、对世界态度的一种传承。观涛精神在过去代表着历代办学者誓秉宏愿、担民族大义、施教济生的卓绝洞见,教职工甘受清贫、燃灯亮烛的慈爱情怀,莘莘学子孜孜埋首、发奋求学的坚定品质,这是时代留给我们后人的精神财富。
优秀的办学传统是一所学校难得的文化资产,我校认真挖掘、梳理,将其凝炼为含义隽永、各具特色的校训、精神、传统等,并在校训、校标等学校标志物中体现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追求,同时将这些办学精神融入校园管理和日常教与学之中。
学校围绕“观涛文化”,提出了一系列教育主张:———学校精神:观之以精,涛之以强。诠释:观之以精,就是拓宽视野、开启智慧、强健体魄;涛之以强,就是求真唯实、积能蓄量、自信自强。———学校目标:以“明心慧观 志能聚涛”的“观涛”文化为引领,以“基础扎实 底蕴深厚”的“务实”办学为张力,办成“校有特色、师有特点、生有特长”的特色小学,跻身区域内优质小学的行列。———育人目标:哺育实实在在的人。———校训:实。崇尚办学实际、育人实惠的治校品质,倡导做人实在、做事实干的处世品格。———校风:真。做人上推真实、真诚、真率;工作上当求真、崇真、唯真。———教风:准。育人上讲基准,教学上求精准,工作上有标准,业务上出水准。———学风:思。对教师———用不断思索的质疑精神求解符合客观规律的真知卓识,用善于思考的求索精神养成乐于学习的良好品质。对学生———训练思维是学习的重要路径,启发思路是价值育人的重要目标。
文化,是教育前行的源泉。在“观涛书院”累积上形成的“观涛文化”,是建校150周年的宝贵财富,也是师生汲取成长营养的重要资源。
让“观涛文化”照亮学校前程,温暖师生心房,成就优质教育,我们永在路上。
(作者为上海市闵行区浦江第三小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