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年10月10日 星期二
5
时评;综合;广告

市教委发布《预防中小学生网络欺凌指南30条》

支招青少年做健康文明“网一代”


    本报讯 (记者张鹏 通讯员焦苇)在网络上遭遇语言暴力,照片被他人胡乱拼接上传网络,个人隐私被他人通过网络公开传播……在网络陪伴下成长的“00后”,可能遭遇过这样的经历。如何预防和处置网络不良行为,做一个健康文明的“网一代”? 近日,上海市教委在全国率先发布 《预防中小学生网络欺凌指南30条》,发放至全市中小学校,为广大中小学校、家长和学生点拨支招。

    据悉,这是在近年来全社会对校园欺凌问题高度关注的背景下,上海市教育部门结合当前学生特点和社会环境,在深入基层学校调研基础上出台的针对性举措,在全国具有示范意义。

    《指南》 分为“学生篇”“家长篇”“学校篇”和“社会篇”,为预防中小学生网络欺凌构建多重保障。“学生篇”主要指导中小学生如何规范上网行为,不主动实施并理性应对网络不良行为。“家长篇”主要指导家长如何准确判断孩子是否遭受网络欺凌,在孩子遭受网络欺凌后如何合理处置,以及如何预防自己的孩子欺凌别人。“学校篇”则要求中小学校成立校园欺凌预防和处置工作小组,加强学校法治教育、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学生日常管理,有效化解学生矛盾。“社会篇”则要求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相关政府部门各司其职,为中小学生健康使用网络提供良好的条件。

    目前,上海中小学校园安全整体情况良好,校园欺凌问题总体平稳,诉诸肢体冲突的校园欺凌行为较为少见。但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青少年学习、生活和思维方式。校园欺凌,往往通过网络形式,或多或少地存在于青少年学生之间,危害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