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年10月06日 星期五
1
要闻

虹口区北虹初级中学以“每天进步一点点”为校园文化,逐渐成长为居民信任的优质学校

《成长护照》记录学生足迹,映照学校国际化步伐


右图:学生们对外教授课兴趣浓厚。

(北虹初级中学供图)

    ■本报记者 朱颖婕

    跑道区区200米,学校却拥有十多门体育多样化课程;六成生源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但每个孩子都能在校体验“外教课”;与国外初中交流互访,开阔孩子们的国际视野……坐落于虹口旧城区的北虹初级中学曾经是一所根基不深的合并校,建校12年来,以“每天进步一点点”为校园文化,一步一个脚印地成长为周边居民信任有加的优质校——学校绩效评估居全区前列,高中升学率也获得学生家长认可。

    “我们关注的是每一名学生、每一位老师的纵向进步,即与自己比较。点滴进步促进成长,最终才能遇见更好的自己。”特级校长吴佩芸这样诠释北虹初级中学的育人理念。

    让普通家庭、没条件上外教补习课的孩子也有优质语言学习环境

    每年毕业典礼,北虹初级中学每一位毕业生都会收到学校精心准备的两件礼物——一张“回忆光盘”和一套七本 《成长护照》,这些影像、照片和文字记录着每个学生初中四年参与课程活动的情况,它们既是时光的馈赠,也是不可磨灭的成长印记。

    八年级的乔翊高已经有了四本 《成长护照》。当初入学时,她没有想到,这所看似普通的学校居然有如此丰富多元的课程,除了30多门拓展课和近10个兴趣社团之外,最令人惊喜的是,学校从去年开始携手专业的社会教育机构合作开发英语外教课,聘请外籍教师进课堂授课。“我们大部分同学都来自普通家庭,平时也没有条件上昂贵的外教课,但是我们在学校就能置身优质的语言学习环境,还用上了校本学材,大家的英语表达能力都得到很大提升。”乔翊高由衷感叹。

    除了外教课,学校还努力探索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的其他途径。从2015年开始,姊妹学校新加坡裕廊初级学院每年都派学生前来开展课程交流。随着虹口区近期全面启动“彩虹计划”,鼓励开展研学游学等国际交流,北虹初级中学打算和裕廊初级学院洽谈开展新合作,选送学生前往新加坡进行短期游学。

    电子书包融合信息技术和学科知识,探索课程新空间

    另一件陪伴学生成长的学习工具是一台“小电脑”,即电子书包。北虹初级中学一直致力于借助信息手段,探索多元化课程新空间。学校开发出初中几何、函数等电子学材,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比如,学生可以利用电子书包画板,把平面几何图形转变成三维立体图形,以此深入观察图形变化。针对英语学科,学校则专门打造语料库和个性化平台,实现针对性教学和过程化评价。

    基于对地理学科基本知识的梳理,学校结合PC端在线地图、移动端LBS应用 (基于位置的服务)、模拟动画等信息工具设计出三种教学样式,可囊括初中地理课程的所有课型。乔翊高介绍说,电子书包可实现不同电子地图的相互叠加,以此寻找不同地理要素之间的关联,比如将人口密度图和商业中心图叠加,可得出“商业中心一般处于人口密度稠密的地方”这一结论。

    可以说,信息技术与学科知识的融合已经成为学校课堂教学的常态,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还拓宽了教师的专业发展道路。据了解,北虹初级中学目前有教师70多人,教师队伍偏年轻化,40岁以下教师占比60%,且缺少学科带头人与教学骨干。然而,年轻教师在研发和理解信息化课程方面有着天然优势。学校“80后”地理老师、教研室主任李冬昕带领同事一起完成了地理学科信息化课堂改革,并将研究成果在全市范围内进行辐射推广。

    李冬昕感到,在体验了新型教学方式后,教师们的教育观念发生了转变,更多地将视角聚焦于学生的“学”,而不仅仅是自己的“教”。在掌握了将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的基本策略与技能后,老师们自主探索和创新的动力和能力也更强了。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