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衡(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所所长、研究员)
2013年9月至今的四年来,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国务院批准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重点聚焦全方位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扩大开放发展,积极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四年的艰难探索和创新发展,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积累了很多重要发展经验,对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具有重要启示。
一是自贸试验区建设始终坚持“国家发展战略、地方先行先试”的发展定位,彰显了中国特色开放经济发展的新经验。改革开放近四十年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探索”相结合,彰显了改革开放战略的整体性与灵活性相结合、集成创新与局部推进相结合的经验和特色,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改革开放与创新发展的实践道路和经验理论。事实证明,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从探索负面清单管理、试水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促进投资和贸易便利化、海关监管创新试点等,到加快政府自身职能转变、“放管服”改革等等,取得了一系列明显效果和先行先试的经验。
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和国际化发展新趋势,都要求重大的改革开放战略和创新举措从国家层面、全国范围加以实施,但须先通过有条件的地方先行先试,通过压力测试,既确保重大改革与开放发展的突破性,又有助于确保改革开放与社会发展的稳定性。同时,自贸试验区战略在上海先行先试,也很好地发挥了开放是上海发展的最大优势,推动上海更好地发挥排头兵和先行者的作用。
二是自贸试验区建设始终坚持“构建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率先推动制度创新和扩大开放的试验田”的发展主线,发挥开放倒逼改革的积极效应,推动开放发展与制度创新相互促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开放经济发展始终依靠税收优惠等政策性手段,大力引进外资,通过招商引资加快我国发展。随着市场化不断深化和全球化发展新趋势,我们需要依靠公平公正的市场经济制度环境引领对外开放新发展。因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加快开放经济发展升级转型,重点通过营造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在公平竞争中实现引进来与走出去双向协调发展。上海自贸试验区的探索实践证明:立足制度创新,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新机制,加快投资便利化、贸易 自由化体制机制、金融开放发展、海关监管创新与信息化管理等一体化集成式创新发展机制、做法,为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集成创新发展提供了先行先试的经验。
三是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始终坚持顺应全球化趋势,对标最高标准和最好水平的投资贸易规则,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在当前世界经济结构性困境和增长缓慢、经济全球化进程趋缓的背景下,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积极顺应投资贸易便利化、自由化和国际化新趋势,排除逆全球化思潮干扰,“心无旁骛”,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投资贸易规则,顺应发展新趋势新要求,为国家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系探路,向世界亮明中国坚持贸易 自由化和积极对外开放的信心和态度,为全球化和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四是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始终坚持可复制可推广发展原则,放大自贸试验区发展的外溢效应。四年来,上海始终站在服务全国的大战略上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始终坚持以为全国改革开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经验为发展己任和发展目的。实践证明,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正在成为中国坚持投资便利化、贸易自由化、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以及加快中国开放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四年来,上海自贸试验区的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理念与100多项制度创新成果已在全国复制推广,也为未来更多自贸试验区建设提供了重要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