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年09月20日 星期三
6
国际;专版

“丝路经贸人文交流对话”在莫斯科举行,中国驻俄大使李辉表示

“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媒体的力量


    18日,由中国公共外交协会指导、中国环球网和俄卫星通讯社联合主办的中俄“丝路经贸人文交流对话”在莫斯科举行。中国驻俄罗斯大使李辉、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胡正跃、俄罗斯中国友好协会主席梅津采夫等出席并致辞,中俄各界专家、学者和媒体代表约300人参加,就“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俄各领域务实合作进行了深入探讨。

    开幕式上,李辉表示,“一带一路”建设是各国人民共同的事业,实现这一美好蓝图,需要媒体的智慧和力量。俄罗斯总统普京出席今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发出支持“一带一路”倡议并将积极参与其中的明确信号。自2006年以来,两国间人文交流成果丰硕,中俄联合举办了包括“国家年”“语言年”“旅游年”“青年友好交流年”“媒体交流年”在内的一系列大型国家级活动,巩固了两国关系发展的社会和民意基础。

    李辉强调指出,期待中俄两国媒体深入探讨合作新模式,共同讲好“一带一路”故事,在沟通民心民意、增进国家互信、促进经贸合作等方面积极有为,为“一带一路”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胡正跃在致辞中指出,在长期人文交流和友好交往中,中俄两国人民相互学习、彼此借鉴,极大地丰富了各自的文化内涵,增进了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与友谊,扩大了中俄友好的民意基础。中国公共外交协会愿同俄方伙伴一道携手并肩,共同推动两国的人文交流朝着更广泛、更深入的方向发展。

    梅津采夫表示,在“一带一路”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中,俄中两国务实合作不断向深度与广度推进,在国家和地方层面都开展积极合作。俄远东地区和中国东北地区,以及俄联邦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和中国长江中上游地区的合作也迈出跨越性步伐。作为民间外交机构,俄中友协始终以推动俄中关系发展、增进两国人民相互了解与友谊为宗旨,发挥着自己应有的作用。今年是俄中友协成立60周年,两国领导人在多个场合表示了祝贺。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发挥好民间外交的作用,助力两国关系发展。

    (本报莫斯科9月19日专电)

    本报驻莫斯科记者 孙昌洪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