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德斌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院长、科技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希望上海始终立足国内、放眼全球,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2015年5月,上海市委、市政府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明确了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目标任务,开启了全面推进科创中心建设的伟大征程。
三年多来,上海坚持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城市创新与区域创新协同推进、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相得益彰、创新功能与城市功能一体建设,科创中心战略实现良好开局,科技创新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加速提升。
一是科技前沿引领力加速提升。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加快推进,上海光源二期、超强超短激光装置、活细胞成像平台、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用户装置等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顺利开工,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海底长期科学观测网等设施积极布局。引领世界科技前沿的原创性成果亮点纷呈,上海在基因组学、蛋白质、脑科学、再生医学、量子、纳米、金属催化、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新能源等前沿领域,都取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突破性进展。
二是产业创新支撑力加速提升。专利技术产出快速增加。2016年,上海专利授权量达64230件、同比增长5.9%,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为20086件、同比增长14.1%,PCT国际专利受理量1560件,大幅增长47.2%。至2016年末,全市有效发明专利累计达85049件。支撑产业发展的研发与转化功能性平台建设取得积极进展,重大产业技术应用不断深化。
三是创新要素集聚力加速提升。在集聚国际优质创新要素方面,目前落户上海的外资研发中心达到416家,其中40家是全球研发中心、15家是亚太区研发中心。在引进和集聚国际高端人才方面,目前上海已引进中央“千人计划”人才894人、上海“千人计划”人才676人、常年在沪外国专家达到8.8万人。
四是制度创新示范力加速提升。推进政府创新管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收益分配、市场化投入、人才引进等方面制度改革,深入实施国家授权上海试点的十项先行先试改革举措。其中六方面已落地:研究探索鼓励创新创业的普惠税制、改革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市场制度、落实和探索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完善股权激励机制、开展海外人才永久居留便利服务等试点、改革药品注册和生产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