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年09月08日 星期五
3
城事;教科卫

推动实施南北极观测计划

第18届极地科学亚洲论坛在沪举行


    本报讯 (记者  沈湫莎)第18届极地科学亚洲论坛(AFoPS)昨天在上海临港召开,来自中、日、韩等八个国家的80余位极地科学研究者参加。本届AFoPS轮值主席、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主任杨惠根在论坛上透露,中国将致力于加强亚洲国家极地科学计划交流,创造合作条件,共同发起联合极地科学研究计划。

    两年前,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发起了向全球南极和南大洋研究者征集科研问题的“地平线扫描”行动,他们从全球科学家提交的1000多个问题中归纳出六大领域80个问题,作为南极未来20年的重点研究方向。根据中国当时在南极科研领域的基础研究水平,杨惠根表示中国约能回答其中七八个问题。而在昨天论坛上,他表示,中国能回答的问题数量有望增加,“这主要取决于近年来极地科研水平的进步,以及中国与世界各国、特别是亚洲国家间的互通有无”。

    2004年,中、日、韩三国联合发起成立AFoPS。经过十多年发展,AFoPS促成了许多极地科学考察信息与技术经验交流,以及各国科学家之间的交流,使得更多亚洲国家参与极地科学活动。迄今,AFoPS已经拥有中国、日本、韩国、印度、马来西亚和泰国六个成员国,越南、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及土耳其四个观察员国。

    “尽管这些国家处于南北极圈外,但极地环境给气候带来的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类问题,是大家需要共同面对的,合作意义重大。”杨惠根透露,下一步,AFoPS各国将交换极地科研元数据,加强青年学者间的联系,增强亚洲国家在国际极地事务中的显示度和存在感。

    会上,杨惠根同时透露,我国首艘国内自主建造的破冰船将于本月底进入连续建造阶段(即各分段部分已完成,将下水组建)。国家海洋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目前正在推动南北极观测计划的实施,构建完整的极地观测网络,推动极地考察向更深层次迈进。同时,我国已与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签订有关南极合作的双边协定或备忘录,注重环境管理,保护南极环境。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