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年09月03日 星期日
6
健康生活

新生儿黄疸家庭应对有招


    ■赵冬莹

    妈妈小丽今天有点烦,宝宝出生有3天了,原来白白胖胖的小脸今天看上去有点泛黄,作为一个新手妈妈,她开始犯愁:“宝宝变黄到底正不正常呢?”“要不要带宝宝去医院呢?”犹豫不决的她开始到处咨询。宝宝的奶奶说:“小丽你不要紧张,我们那时小孩都有黄疸,喝点葡萄糖水,晒晒太阳,后来全好了,别去医院,人挤人,倒可能被传染其他毛病。”小丽的闺蜜说:“小丽你要当心啊,最好去让医生看看宝宝,想当初,我家小宝黄疸没当回事,后来去医院看的时候医生说黄疸好高,差点影响到大脑!”小丽听后更犯迷糊了。

    新生儿黄疸究竟是不是病? 要不要去医院就诊? 出现黄疸又如何治疗呢? 带着这一系列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如何应对新生儿黄疸。

    临床上,大约80%的早产儿及50%的足月儿都会出现黄疸,大部分都是生理性的,不需要住院治疗。

    一般而言,生理性黄疸的特点包括:出生后2-3天开始出现黄疸,黄染从面部和巩膜最先开始,生后4-5天最明显,足月儿在生后10-14天消退,早产儿黄疸持续时间可以稍长些。生理性黄疸的宝宝一般精神反应好,奶量完成好、吸吮有力。

    那什么样的黄疸宝宝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首先黄疸出现时间比较早,出生一天内全身皮肤就出现黄染,若是妈妈为O型或Rh (-) 血则更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可能会存在血型不合性溶血情况,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其次,黄疸明显加深。那父母在家如何观察黄疸的严重程度呢? 通常而言,黄疸大多见于面颈部或躯干部,当宝妈宝爸们发现宝宝的手臂或膝关节以下也可见黄疸时,就需要重视起来,这说明您的宝宝已达到中度黄疸,若持续加重,手足心也可见明显黄疸,说明您的宝宝可能存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建议及时至医院就诊,避免产生胆红素脑病。

    最后,当您宝宝的黄疸持续2-4周一直不消退,有时甚至发现宝宝大便变浅发白,呈白陶土样,那就要尽快带宝宝去医院就诊。虽然这时的黄疸可能对大脑的影响不大,但它可能是由于肝胆疾病引起的。我们在临床碰到一些胆道闭锁的宝宝,就是因为没有及时去医院看黄疸,而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轻微的黄疸可以通过晒太阳退黄。晒太阳时要注意避免宝宝眼睛被太阳直射到,可选择在宝宝睡觉时晒,或者多变换体位以防止太阳直射眼睛。需要充分暴露宝宝的皮肤,暴露面积越大退黄效果越好。秋冬季为防着凉可以在关闭门窗打开空调的房间里,在窗边隔着玻璃拉开窗帘,轮流暴露不同部位的皮肤,轻微黄疸的宝贝适当照照头面、手脚或臀部就可以起到一定作用。

    另外,可以使用一些药物辅助退黄。临床上多使用益生菌,茵栀黄。益生菌能帮助建立起肠道正常菌群,增强肠道活力,促使胎粪尽快完全排出体外,并调理肠道,避免便秘的发生,减少肝肠循环对胆红素的重吸收,使黄疸尽早地消退。其副作用也较少,属于非处方用药,在临床上广泛使用。茵栀黄是我国传统医学流传下来治疗黄疸的常规用药,服用茵栀黄的宝宝需注意大便情况,有时会发黑,变稀,停药后即可恢复。

    如果服用药物后,黄疸仍逐渐加深,这时医师可能会建议蓝光治疗,因为研究表明蓝光是所有光源中波长最有利于降低血中非结合胆红素的光源,照射效果明显高于太阳光。那照蓝光对宝宝有副作用吗? 光疗会对宝宝眼睛和皮肤产生影响吗? 医生在光疗期间会给所有的宝贝带上保护眼睛的遮光眼罩,有效防治光线直射对眼睛的影响。个别患儿在光疗后皮肤会出现皮疹,停止照射后,皮疹可自行消退,所以爸爸妈妈不必过分焦虑。

    妈妈小丽学习后,给自己宝宝做了个评估,宝宝生后3天出现黄疸,自己的血型是A型,Rh阳性,目前宝宝只有脸面部黄,其他地方都不黄,精神吃奶都不错,大便也是正常的黄糊便,那这就放心在家观察晒太阳了! 总之,新生儿黄疸可轻可重,原因可能多样,大家一定要高度重视,简单而言当发现黄疸出现早、发展快、程度重、消退延迟,或者发现宝宝大便颜色变浅甚至变白,需及时就诊,尽早明确病因,积极治疗,早日恢复成健康白净的小宝宝!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新生儿科主治医师)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