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年08月25日 星期五
14
中国书画

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黄庆华花鸟画品读


▲明月清泉 (中国画) 黄庆华作

    乐震文

    黄庆华先生是上海知名花鸟画家。他几十年如一日,对花鸟画挚爱痴迷孜孜探索,不知老之将至,这种精神确实可敬。他早年研修西画并泛读美术史论,逐渐积累把握中外绘画艺术品位的学养,又有着长期磨练的造型功底,所以他是“弃西改中”转型较为成功的一个。

    八十年代他有幸受业于唐云先生,开启了他艺术心智的里程。创作上,他对老师独臻辉煌的绘画风格并没有亦步亦趋,也不常采用一般的折枝花卉构图,却喜走进深山密林去对话繁花长藤、寒潭幽禽之类的自然生态,归来时草稿上是满满的杂花生树,创作时画幅上是满满的花香鸟语。诸多佳作不乏得心应手的笔墨技巧与以小见大的视觉张力,画中苍润与遒劲交织,浓墨与重彩并置。看似信手拈来的场景,却能唤起山野气息和自然风情的记忆,还不时透出几分超然物外的意境。这是他力辟蹊径的个性特色,也是他长期追求的艺术效果。作品特色还可以从他的题材、章法、设色、趣味等方面体现出来;成果也当然属于他这样多写生多观察、勤动脑勤动笔的画家了。

    放眼当前画坛,已形成百花纷呈、风格多元的大好局面。然而,诚如画家对自己坚持的艺无止境的要求,庆华的画风每过几年总会有些许的改变,这说明他是永远处在奋勇向上攀登的积极状态。他从秉承传统与观照时代两方面出发,还以借鉴其他画种来丰富创作元素,以突破程式来别开生面,达到逐步的进取和完善。要做到这些是不太容易的,必定会有曲折和误区。这种心路历程在许多作品中都可以看出来,有着时而舒畅时而滞涩的苦心孤诣和经营中多方面的形式思考。尽可能少重复自己,这也是许多有志画家的追求。我留心收集了庆华历年见诸各类报刊及出版物上大量的作品,发觉很少有同一幅或大体相同的 (转载除外),风貌样式,其体裁、构成、手法、立意也不一样,这也是作者对绘画创作反复做到勤奋与尝试、否定与衍变的最好见证。我不禁为这位老画家虚怀若谷而不固步自封,勇于创新而不驾轻就熟的创作态度而欣悦,为他始终在大自然中提炼美的激情而共鸣。近年,我依然不断地读到他洋溢着诗意的新作,不断地在他构筑的艺术意境中漫步,从中浮出的一句唐诗,就作为本文的标题。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