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座海纳百川的城市。
瑜伽也是种“海纳百川”的运动。
在此次“爱我中华——2017年上海城市业余联赛上海市健身瑜伽系列公开赛”中,国外的、外地的、老上海人、新上海人是那么地踊跃。除了感谢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外,更希望瑜伽运动能在上海这座大都市中更加绚丽前行。
来自瑜伽的正能量
93年出生的杨子除了本职工作——电视节目主持人之外,还在业余时间成为了兼职的瑜伽老师。杨子大学时的专业是播音主持,刚入学时,体重达到120的她算是班级里的小胖了。为了让自己上镜能更好看一点,杨子决定锻炼身形,从此便和瑜伽结下深切的缘分。
直到现在,瑜伽仍然是杨子生活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时间再紧张,杨子每天都要抽出两个小时进行瑜伽练习,尤其是当工作中遇到了烦恼事的时候,杨子都会静下心,用瑜伽舒缓自己的情绪。
目前,杨子毕业已经两年多,但却依旧做着一位兼职瑜伽老师,每次工作结束后,都会回到课堂,和不同领域的学生分享瑜伽的乐趣。杨子说,“我想用自己的能量,去影响身边更多的朋友去了解瑜伽,帮助他们去追求的属于自己美丽和健康。”
年近花甲练瑜伽
在2017年上海城市业余联赛上海市健身瑜伽公开赛上,不乏有四十余岁中年人的身影,而其中,将近花甲之年的王绥琴阿姨更值得关注。
王绥琴阿姨是一位不折不扣的“60后”,这是她第一次参加瑜伽相关的比赛。别看年纪大,每个动作都十分标准,丝毫不输给年轻人。“不说获奖不获奖的,能参与到这样的比赛中来,就很开心啦。”王绥琴认真投入到比赛中,看着裁判长发号令,一丝不苟地完成瑜伽动作,“不过还是不能和你们年轻人比,热身赛还没结束,我就满头大汗啦。”
王绥琴是在单位同事的影响下开始接触到瑜伽的,“他们说这个是好的,锻炼锻炼身体,还能帮助治疗很多慢性病。我当时说啊,我这都五十多岁快六十的人了,老胳膊老腿的,掰不动啦。他们就劝我去试试,说瑜伽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痛苦,试一试也没有坏处。
每天中午,王绥琴都会和同事们参与到瑜伽课程中来,慢慢的,身体的变化开始显现出来。原来我挺直腰板的时候,经常会感觉背部腰椎和胸椎连接处会有一些疼痛感。通过坚持瑜伽训练,现在已经没有疼痛的感觉了。算是一个意外收获吧。”
如今,瑜伽已经成为王绥琴生活的一部分,每天的适度训练,既能保证身体健康,又能活跃精神,让人更加专注。
辞去工作献身瑜伽
来自乌克兰的Oksana有着好听的中文名——雨竹,她开始接触瑜伽已经是10年前的事情了。与普通的瑜伽爱好者刚开始就接触各类体式不同,雨竹的瑜伽之旅,是从《瑜伽经》、《奥义书》、《薄珈梵歌》等经典瑜伽著作开始的,从理论和呼吸控制的练习,逐渐走入瑜伽的殿堂。
“那时候,乌克兰几乎没有好的瑜伽老师,而且大家对瑜伽的认识也不是很充分。甚至当时我自己都觉得,瑜伽是专业修行者磨砺自己身体意志的方式。”来到上海后,雨竹仍然坚持自我练习瑜伽,调整呼吸,学习体式。
通过和专业的瑜伽老师交流,雨竹心里的几个谜团都被一一揭晓:瑜伽并不是苦行僧式的练习,而是每个人都适宜的健身方式。它是跨越年龄,跨越性别,跨越国际的运动。
如今,雨竹已经辞去了原本的工作,变成了自由自在的瑜伽人。“原来觉得瑜伽只是自己的一个爱好而已,不可能为它放弃其他方面的成就,现在却觉得瑜伽才是不能放弃的东西。”
(本版撰文 跃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