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 青 通讯员 王懿辉 汤燕明
接过象征责任与使命的白大褂,当15位学生披上白大褂的那刻起,历时5天的暑期学生医学职业体验夏令营活动正式启动。本次夏令营活动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主办,受到立志于报考医学院的中学生及在读医科大学生追捧。
活动新添“职业体验”元素
“与过往‘走马观灯’式的参观活动不同,本次夏令营活动在内容设计上更多强调参与性和互动性,让学生在和医师、科研工作者近距离接触中,深入了解医生平日的医疗和科研工作,体验医师的辛劳与职业的崇高感。”项目策划者、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党委副书记顾文英说。
在开营仪式上,有一个名为“授服”的仪式。学生们从社工部老师手中接过崭新的白大褂。当他们穿上白大褂的那一刻,彼此相互对视一下。“透过一件白大褂,我们能够感受到肩上的那份责任和使命。”在学生郭千千看来,一个小小的仪式,让她这位立志于报考医学院的中学生有了职业情感的满足感。
两代医者共话医路情怀
夏令营中,该院胰腺外科终身教授倪泉兴和“网红”青年医师鹿语分享了两代医者对学医从医的心路历程。“不忘初心,敬畏生命”是两代医者共同的感悟。
当被问及未来想做医生的缘由,李玥滢同学率先发言:“小时候一生病来到医院,闻到的是消毒水味,感受到的却是医生给予病患的那份温暖,所以很小就立志要做医生。”倪泉兴教授鼓励她:“现在必须努力学习,并做好未来学业和思想上的双重准备。选准了目标,就不要轻易说放弃。”倪泉兴教授强调,学医道路虽然很长很辛苦,坚持有时是很可贵的品质。
《平凡之路》歌曲的改编者、“网红”医师鹿语的学医之路让学生颇有亲切感。“有过迷茫、想过放弃、再度坚持、一生追求,鹿语医师坎坷学医之路的心理起伏,让我们看到了医学生的艰辛,同样也从他的故事中感受到救治患者所带来的那份成就感。”郭千千觉得这位“邻家大哥哥”的故事真实而又贴切,更加坚定了她的从医梦想。
学生为医疗服务“加温”
“人在患病期间,会想到自己许多未了的心愿。给大病重病患者送去关爱,是志愿者给医疗‘加温’的过程。”陆磊同学的见解让人动容。
夏令营第二天,学生一行在医院专业社工的带领下,来到11楼大肠外科病区。他们根据活动安排,分成三组,来到患者床榻边,俯身凑到患者身边,递上心型的许愿卡片。患者在学生们引导下,写下对生活和未来的祝愿和期许。在和学生一起完成心愿卡片填写后,患者在同学们的搀扶下,来到护士台旁边的心愿墙边,将自己的心愿卡片贴在心愿墙上,边贴边默默念叨:“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医疗工作不仅局限于把患者病治好,更要疗心。”顾文英表示,学生们体会到医疗之外的人文关怀和心灵照护。做医生不仅要有高超的医术,还要及时关注、干预大病重病患者的心理波动。
据悉,学生们将在明后两天的夏令营活动中,为临终患者策划别样的关爱行动,将美好祝愿润泽每位患者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