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7月,上海都会迎来不少异国的小客人。他们与上海的青少年一起,在绿茵场上恣意奔跑、完成一场“成人礼”。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是第一次来访中国,与上海青年、城市和中国文化相接触,让他们真实地感受到了中国的发展面貌;他们成为了中国软实力最好的代言人,将所看所感传播到了世界的很多角落;另一面,国际足球邀请赛也是一个平台,参与过前两届赛事的孩子们,不少已经被国家队、欧洲顶级俱乐部球队相中,他们的光明未来,值得期待!
曾经的校园足球小将成长为国家队队员
“看似到上海参加足球赛事,实际上,却是改变人生命运的重要节点。”中非经济文化发展专项基金主任王斌说,非洲国家青少年足球水平较高,但受限于经济条件,走出非洲是他们心中的梦想。对这些非洲的足球小将而言,通过青训体系进入国家队,进而转会欧洲球队,是走出非洲的“完美路径”。
俄罗斯上海商会秘书长任蓉透露说,有球员曾经参加过2015、2016中国 (上海) 国际青少年校园足球邀请赛,他们通过赛事的锻炼和回去后的进一步刻苦训练,目前已被选中,进入俄罗斯国家队效力。
斯洛伐克上海商会会长汪甲华也很自豪,今年代表斯洛伐克来参赛的斯巴达队中,有两名小队员分别被拜仁慕尼黑足球俱乐部和英国一支顶级俱乐部相中,并成功签约。等他们18岁后,就可以到这些顶级俱乐部效力,真正走上职业足球运动员的道路。
每个孩子都是中国软实力的“代言人”
此前,王斌很是意外,他看到了非洲落后的经济条件下,青少年的足球技艺却如此精进。于是他盘算着,资助非洲贫穷但有足球天赋球技的青少年,让他们有机会走出国门,了解“中国梦”“世界梦”,为“一带一路”宏图铺路、打基础。去年王斌和侨界同事选择并资助了喀麦隆队到上海参加赛事,该队荣获冠军。
“孩子们回国的时候真的是一步一回头,在非洲,他们不断地跟家人和朋友讲述在上海遇到的趣事,无形之中,这些孩子成为了传播中国良好形象的大使。”王斌说。今年,王斌挑选并赞助来自科特迪瓦的JBG队前来参赛。他透露说,明年,他们计划组织来自塞内加尔的青少年足球队员参赛。王斌表示,他们要让非洲球队在“一带一路”和“中国梦”的实践中,成为传播友谊的民间使者。
在俄罗斯和乌克兰,每个参与过足球邀请赛的孩子都在家庭聚会之际,通过电视屏幕播放在上海拍摄的照片。“原本在这些孩子和家长的心目中,中国的形象还是到处矗立着脚手架和烟囱。他们没想到,上海竟是这样一座摩登的城市!”不少俄罗斯少年当即表示,未来要到中国来踢球!
汪甲华也感受到了这种变化。“现在,在斯洛伐克组织一些中国活动,前来参与的孩子越来越多。”徐余新也畅想,等赛事结束,他打算在比利时开展一系列活动,让参赛的运动员、教练员、医生等随行人员,回去后可以现身说法,当一回“中国梦”“世界梦”和“一带一路”的宣传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