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年07月08日 星期六
8
笔会

芒果的滋味


    迈克

    《香港文化众声道》 提起新马版《学生周报》,隔山隔水,资料不齐全在所难免,我念在那是最早投稿的福地,冒昧向几位当地的昔日文友查询。吉隆坡老友记忆力向来惊人,这回却有点老猫烧须,既想不起周刊改成半月刊和月刊的先后次序,也说不出它正式关门的日子。

    不过宝刀当然不会生锈,笔锋一转,清晰叙述我已经忘得一干二净的游迹:“我就猜到你会忘记第二次来吉隆坡的事,第一次是赴美国前,好像是马来西亚走一圈,我还记得你是住在太平洋酒店呢。第二次来,就是你第一次从美国回旧祖国探亲那年,好像日子长些,所以有空来两天。住在吉隆坡的YMCA。”这番话假如由别人说出,我必定以为自己凭空掉进间谍片,被心怀不轨的情报工作者以土法洗脑,然而吉老不可能设计害我,赤裸裸提供两段遗忘了的往事,下榻地点一五一十。

    岁月如水,太平洋早和大西洋混为一体,那回我隐约记得与一位姓潘的同学搭火车,一路上小声讲大声笑,不但扰人清梦,自己也整晚不得安宁,抵埗之后的情况片甲不留。据说投宿青年会的第二次旅程,干脆连影子也没有存在档案,以致每逢有人问起熟不熟悉近在咫尺的马来西亚首府,我都老实回答“生平只去过一次”。至于“马来西亚走一圈”的壮举,倒应该是吉老美丽的误会,他的故乡马六甲我印象中不曾踏足,近年以美食闻名的槟城更肯定没有造访——小时候听大人眉飞色舞描述当地名胜蛇庙,惊吓度只有毛骨悚然四字可勉强形容,绝对不会愿意自动送羊入虎口。

    《八十日再次环游世界》的Cocteau当然没有放过猎奇良机,一登岸就坐人力车直奔主打景点:“蛇庙的蛇统统披着石头的颜色,看起来像座机关密布的建筑,四处暗藏产生动感的装备,它们一时蜷缩一团,一时缓缓舒展,图案永远在更改中。”鸦片美学专家的观察果然非同凡响,更妙的是这段:“马来半岛地理造型像个芒果。你尝的第一个芒果美味可口,第二个——太可口了;到了第三个,无论如何不会再吃得下。”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