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李婷)以古代青铜器和石刻碑碣为主要研究对象的金石学是我国古已有之的一门学问,清代受乾嘉学派影响更是进入鼎盛期,究竟有多兴盛? 上海图书馆收藏的一张116年前晚清著名收藏家端方和他的金石藏品的合照,是一个真实写照。
照片上,端方端坐在太师椅上,4位好友与幕僚围着一张木桌依次站立,木桌上放置着大小不一的秦权数枚。所谓秦权,即秦始皇为统一全国衡制而颁发的标准衡器,相当于后世的秤锤,大多为铜质、铁质,偶为陶质。秦权上面刻有秦始皇或秦二世的诏书,因此备受后世金石藏家的追捧。据史料记载,端方对秦权情有独钟,一生共藏有各式秦权48枚。根据照片四周的题记,当时端方新购得两枚秦权,这两枚秦权堪称“巨无霸”,各自重达53斤,一枚铁权一枚铜权,分别位于照片
中木桌的最左侧和最右侧。金石研究专家仲威告诉记者,这两枚秦权旧时皆为著名金石学家吴大徵所藏,甲午战争后,时任湖南巡抚的吴大徵遭革职查办,永不叙用。光绪辛丑年(1901年),贫病交加的吴大徵将其转让给端方。购得这两枚秦权后,端方如获至宝,邀来好友和幕僚一同品评,并请专人拍摄照片,照片的名字就叫《评权图》。
当时,照相技术传入国内没多久,端方怎样会想到跟藏品合照?原来,端方是一个摄影发烧友,生前拍摄了大量文物照片,还意外成为史上最早因“偷拍事件”而落马的政府大员。1909年11月,正值慈禧奉安大典隆重举行,身为直隶总督的端方,特意安排了天津福升照相馆的几位摄影师进行实况追踪,但老式的、冒烟照相机的抓拍,令满朝官员不胜骇异。最终,因“偷照御容、故意亵渎”的罪名,端方成了“最短命”的直隶总督。端方虽然尝到了摄影苦果,但他超前的文物思想与纪实行为,为后人留下了大
量珍贵的影像史料。
除了和秦权拍摄合照,端方还为这两枚秦权“巨无霸”制作全形拓本。铜权拓本传世较多,上海图书馆便藏有十余件,均为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至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期间端方拓赠幕僚和金石挚友所制,这些拓片拓法各式各样,名家题记丰富多彩。其中一件铜权全形拓,是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九月端方拓赠给同僚李翰芬的,上面有端方题跋,另有近代篆刻家、考古家褚德彝的题记。此件铜秦权归藏端方时,褚德彝恰逢在端方幕中,作为见证者,褚德彝的此段题记显得尤为珍贵。铁权拓本则比较少,最值得介绍的是“李葆恂藏本”,该本正中央为秦铁权全形拓一枚,铭文在鼻钮下,为绿墨拓,权体为墨拓。四周名家题跋累累,存有端方、黄君复、费念慈、程颂万、钱葆青、杨钟羲等人题记观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