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年03月08日 星期三
12
通信新干线

守护国际海底光缆安全 保障“两会”期间网络畅通

江苏、上海6艘执法船 全天候“无死角”巡查


    张志浩

    为全力保障全国“两会”期间国际海光缆的通信安全,一场主题为“守江护缆保平安”的长江口综合治理联合执法行动开始启动。3月6日上午,江苏省海洋与渔业指挥部与上海有关方面,在江苏启东连兴港码头举行了执法行动的启航仪式。在为期15天的行动中,来自江苏渔政、海监、海警,以及上海渔政的6艘执法船,将在国际海光缆所埋设的水域,实施全天候“无死角”巡查,以护卫全国“两会”期间国际互联网通道的安全畅通。

    1975年第一条海底电缆在上海登陆,由此揭开了中国国际通信的序幕。目前,有6条国际海底光缆登陆崇明岛的中国电信机房,其容量占到中国电信连接海外互联网通道的近70%。其中,去年年底开通的亚太直达海底光缆,可提供54T容量。因此,上海也成为中国大陆境内国际海光缆的汇聚地和亚太信息枢纽。在崇明岛登陆的6条国际海底光缆,其埋设路由在出长江口后呈扇形状朝大洋深处伸展,长江口水域自然是这些国际海光缆路过的咽喉要道,保护国际海光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根据分析统计,绝大多数的国际海光缆中断事故,是由于船舶抛锚拉断所致。有的是渔船在海光缆路由沿线违规使用渔具“帆张网”作业拉坏光缆,有的是船舶在海光缆路由附近抛锚、起锚、走锚等操作抓断光缆。因此,劝离危及国际光缆路由安全的船舶,以及劝离违规使用渔具作业的渔船,是确保长江口水域国际海缆安全的重中之重。

    多年来,江苏省海洋渔业指挥部、上海市渔政监督管理处、江苏省海警支队、上海市崇明区渔政管理检查站等单位一直全力以赴,大力支持中国电信上海公司做好对国际海光缆埋设水域的安全巡查工作。

    江苏省海洋渔业指挥部分党组书记、指挥丁汉明表示,此次的联合行动,是近三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长江口综合治理联合执法行动,是保护长江口水域生态环境的履责之举,是保障国际海底光缆入海口路由安全畅通的现实之需。执法船将对长江口水域涉渔“三无”船舶进行查处,对违反长江禁渔期制度渔船及无专项许可证从事特许作业行为进行处罚。同时,也将支持中国电信上海公司对过往的船只进行保护国际海光缆的宣传。

    为了确保国际海缆畅通,过去三年里,在各级政府管理部门的支持下,中国电信护缆队伍共巡航134.3万公里,劝离危及国际海光缆安全的船舶4496艘,其中使用“帆张网”违法渔具作业的渔船2164艘。

    尽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三年来仍发生了17次国际海光缆的中断事故。大陆网民访问国外网站及企业互联网贸易,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国家通信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和关心海光缆的安全,多次明确要求确保安全畅通。由此,对国际海光缆埋设路由的巡查已经常态化。

    当前在国内,中国电信的光缆已经通达祖国南海,并以此为基础实现中沙、南沙、西沙群岛岛礁的2G、3G、4G网络全覆盖。在国际方向,中国电信拥有8个国际业务出入口局、14个陆缆国际边境出口局、3个国际海缆出口局,有40条国际海陆缆通达全球72个国家和地区。近三年数据表明,中国到欧洲、美洲、亚太国际双向流量大幅度增加,欧洲方向流入流出分别增长了2倍和1倍;亚太方向流量流出 (出口) 的高速增长了3.6倍。与此相对应的是中国已经从“接入”走向“互联”,从网络大国走向网络强国。

    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中国电信明确了转型3.0战略,将着重推进网络智能化、业务生态化、运营智慧化,引领数字生态,做领先的综合智能信息服务运营商。国际海光缆无疑是构筑全球战略的主要通道,是促进全球网络和信息互联的关键,更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先行者、开拓者。确保国际互联网通道的安全,尽力避免国际海光缆的中断,既是中国电信承担的社会责任,也应成为有关各方一起努力的目标。

    下图:对危及国际海光缆安全的作业渔船进行劝离。费锋摄影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